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然而中国目前与欧美主要出口目标市场均难以直接建立FTA合作关系。文章基于这一现实困境提出了一种“间接策略”,即中国可以通过与尽可能多的第三方国家建立高标准FTA网络的方式,借用第三方国家的出口贸易渠道增加中国增加值的间接出口。通过构建一个间接、三边、增加值贸易引力模型,文章剖析了中国构建高标准FTA网络以促进间接增加值出口增长的理论机制,并基于1999~2018年间中国与63个贸易伙伴之间的间接增加值贸易数据证实了这种机制的存在。文章的研究结果为新时期中国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FTA网络提供了新思路。
近十年,全球经贸格局的剧变促进了国际贸易研究的快速发展。文章综合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和科学图谱法,选取人大复印报刊资料2013~2022年在《世界经济导刊》和《国际贸易研究》全文转载的学术论文作为文献来源,研究发现:国际贸易研究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潜能,“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等内容为研究热点;在理论发展上,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等核心理论正在逐步融合政治经济和安全因素,展现出学科交叉的新趋势;引力模型、投入产出分析法、DSGE模型和GTAP模型等常用的研究模型也在适应这一转变。现有研究在现实关切、主题创新和科学问题明确性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未来需深化对国际形势的分析,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知识体系。
促进区域内经济包容性增长和互利共赢,是中国-东盟产业链合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文章基于1995~2018年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体-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东盟产业链合作对区域内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东盟产业链合作能够从效率层面和公平层面促进区域内经济包容性增长,这一效应因产业、标志性执行协议的不同而具有异质性。(2)机制检验表明,中国-东盟产业链合作主要通过提升生产率和就业需求进而促进效率层面包容性增长;通过收敛制度质量差距和技术差距进而实现公平层面包容性增长。(3)扩展研究表明,区域外产业链合作难以实现包容性增长;区域贸易协定的“数量”而非“质量”强化了中国-东盟产业链合作的包容性增长效应。
制造业绿色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从生产性服务业开放的视角,理论分析了其影响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内在机制以及环境规制在两者之间的调节作用,进而基于2005~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双向固定效应、工具变量法等方法展开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开放能显著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且在服务业开放水平较高和沿海地区的表现更强。机制检验表明,要素结构优化、生产成本节约和绿色技术创新是生产性服务业开放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渠道。调节效应表明,环境规制在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影响制造业绿色发展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且在沿海地区的调节效应更强。文章研究对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制造业绿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数字化转型和绿色技术创新构成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内容,识别“一带一路”倡议相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如何赋能绿色技术创新,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构建数字化转型综合指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与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检验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赋能。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规模相对较大企业、竞争程度较低行业企业、东部地区企业样本中,“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更明显的改善效应。文章为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战略机遇与高质量发展提供现实借鉴。
金砖国家经济表现抢眼,加强金砖国家合作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影响深远。金砖国家在国际投资中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内部相互投资却差强人意。投资合作机制化进程缓慢是制约相互投资的重要影响因素,构建金砖国家投资合作机制符合各国利益。金砖国家投资合作机制应以《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为基础,确立反对投资保护主义和坚守非歧视的原则,将包容性的投资便利化纳入合作框架,创新投资争端解决机制,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明确投资者社会责任,确定政府监管投资的权利。
区域性的货币伙伴关系是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规则建构的目的指向,应根据“一带一路”倡议下货币竞争的三种形态(与实物主权货币、其他央行数字货币和虚拟货币的竞争)和两种场域(“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地”和“非主要国际货币发行地”)调整规则建构策略。但现有规则缺乏币值维稳、标准协调和安全保障规则,难以助力数字人民币在不同货币竞争形态中占优;也未根据不同竞争场域发展出差异化的规则设计,导致数字人民币对不同竞争场域的适应性较弱。建议采用类型化分析法,根据本土货币是否为主要国际货币、是否允许虚拟货币交易,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分为三类,依次分析各类国家和地区境内的货币竞争形态和场域,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规则建构建议。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