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经贸论坛

  • 中国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了吗

    李计广;李冬晴;张华;

    沿边地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沿边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使用2012~2020年上市公司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探讨沿边开发开放政策对沿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沿边开发开放政策显著促进了沿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主要通过扩大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增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等渠道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进一步发现,沿边开发开放政策在市场分割程度高、地方保护水平较低的企业样本中其提升效应更为明显,并对市场竞争力较高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

    2024年06期 v.40;No.330 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7K]
  • 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兼论畅通双循环的互动关系

    赵文涛;

    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内涵,对企业高水平开放、深度参与全球生产分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畅通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探究国内市场一体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分析畅通双循环视角下,国内市场一体化和贸易便利化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互动影响。研究发现:国内市场一体化主要通过成本节约效应和贸易匹配效应显著提升了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尤其对东部地区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提升效果最为明显。此外,国内市场一体化与贸易便利化在提升企业全球价值链参与过程中存在互补作用,且这种互补作用主要体现在提升全球价值链上游参与度上。

    2024年06期 v.40;No.330 1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7K]
  • 中美经贸影响力测度与对比——基于贸易增加值的分析

    郭路;王志远;

    文章利用ADB数据库63个经济体35个部门国际投入产出表,将各国贸易增加值进行分解,并通过构建贸易依赖新指标测算2007~2022年各经济体对中美两国最终品出口、中间品出口和产业链支撑方面的贸易依赖程度,以此评估中美经贸影响力。文章发现:在世界主要国家(地区),中美两国经贸影响力都呈现上升态势;相比于其他国家对美国的最终品出口依赖,中国在中间品出口依赖和产业链支撑依赖方面更占优势,且中国在最终品出口方面的影响力也不断增加。根据中美经贸影响力特点,文章给出相应政策建议。

    2024年06期 v.40;No.330 3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 国际制裁会冲击农产品进口供给吗——“非故意后果”的再检验

    刘雪梅;董银果;

    国际制裁作为一国外交政策有目标的强制性手段,是否会对农产品贸易这一非目标领域产生“非故意后果”的争论始终存在。在全球贸易政治化趋势下,科学评估国际制裁对农产品进口供给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研究发现:(1)国际制裁会对农产品进口供给造成“非故意后果”,且这一“非故意后果”在时间序列上呈现持续减弱趋势,在空间上受俱乐部效应影响则被强化。(2)国际制裁对中国农产品进口供给的“非故意后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但不危及进口粮食安全;国际制裁的俱乐部效应显著抑制了中国农产品进口供给,但国际制裁对中国不存在域外效应。为此,中国应逐步降低对主要制裁国重要农产品的进口依存度,构建多层次友好型朋友圈以降低国际制裁对农产品进口供给的“非故意后果”。

    2024年06期 v.40;No.330 4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国际金融与投资

  • 双向直接投资互动共生与企业创新质量提升:守株待兔还是主动出击

    董有德;徐小雅;查华超;

    发达国家封锁关键核心技术,中国迫切需要通过自主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文章将研发风险引入企业创新生产函数,从理论层面刻画双向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质量的研发风险异质性效应。文章以2007~2021年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双向直接投资互动共生与企业创新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对处于研发高风险阶段的企业创新质量作用不显著,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最大且不存在研发风险异质性。双向直接投资对企业创新质量的促进作用受“叠加效应”和“抵消效应”的调节。机制分析发现,研发高风险企业的双向直接投资不存在“互动共生关系”是造成这种异质性的成因。拓展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政策有效促进了双向直接投资对创新质量的提升效果。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024年06期 v.40;No.330 66-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8K]
  • 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分析

    杨璐璐;盖延凯;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在多个领域展开了广泛合作并不断加大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力度,带动了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文章基于2003~2021年中国对6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面板数据,构建多重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中国OFDI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中国OFDI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生产投入增加和出口规模增长均能显著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增长,其中,出口规模增长的中介效应最强。链式路径机制分析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要通过“中国OFDI→基础设施建设→出口规模增长→经济增长”这一路径实现经济增长。异质性分析发现,除上述路径之外,相对发达国家还可以通过“中国OFDI→生产投入增加→出口规模增长→经济增长”这一路径实现经济增长。

    2024年06期 v.40;No.330 85-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5K]

国际经贸规制与全球经济治理

  • 跨境数据流动与数字贸易:国内监管与国际规则

    高疆;盛斌;

    在数字时代,数据已成为最重要的要素与资产,对数据的控制成为大国竞争的焦点。跨境数据流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数字贸易从订购到交付的各个环节,并从贸易成本、贸易流量、贸易结构、贸易效率等维度全面重塑未来的国际贸易。基于此,各国出于个人隐私保护、产业发展、国家安全等目的对跨境数据流动实施差异化监管。文章从产业利益、监管重心和监管框架三个维度对比了美国、欧盟和中国等核心经济体的国内监管模式差异,并对跨境数据流动的国际治理规则进行全景考察,继而提出中国参与跨境数据流动全球治理的政策建议。

    2024年06期 v.40;No.330 102-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 下载本期数据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访问量:56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