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贸易

  • 服务业开放如何促进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提升——两业融合的视角

    盛斌;朱鹏洲;吕美静;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利用中国加入WTO之后服务业大幅开放这一外生冲击以及制造业同服务业融合程度来设计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发现服务业开放促进了两业融合程度更深的制造业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更大提升。这一结论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替换指标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同时发现,只有在服务业开放具体承诺措施落地后政策效果才显现。异质性分析表明,低技术行业、加工贸易企业是服务业开放的主要受益者,来自不同服务行业的要素投入对企业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企业成本加成率提升和国内中间品相对价格下降是服务业开放促进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提升的作用机制。

    2024年02期 v.40;No.326 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 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带动效应吗——来自70大中城市的经验证据

    孙海涛;陈健生;孙海波;

    文章运用渐进双重差分法系统评估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并测度其带动效应大小、持续时间及其空间溢出距离。研究发现,自由贸易试验区显著带动其所在地区年均GDP,增速约2.29个百分点,且考察期内其设立后持续4年均显著;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其周边250~400公里范围内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带动效应,对其周边250公里范围内地区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负向虹吸效应,对距离超过400公里的地区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带动效应;自由贸易试验区通过改变地区经济增长初始条件、要素生产率、市场化改革途径带动该地区经济增长。政策应优先支持核心城市申报自由贸易试验区,合理控制其规划地理空间距离,主动对接并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2024年02期 v.40;No.326 2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国际经贸论坛

  • 数字贸易规则深化带来环境红利了吗——基于贸易隐含碳视角的考察

    李丹;孟恒宇;

    文章基于2000~2014年世界42个主要经济体MRIO及环境账户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贸易规则深化对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贸易规则深化能够显著降低缔约国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该结论通过了多项稳健性检验。(2)机制分析表明,数字贸易规则深化主要通过强化双边价值链关联、加强制造业服务要素投入替代、加强数字中间品进口技术溢出实现对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的抑制效应。(3)异质性分析表明,数据流动类条款对出口隐含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效果最强,贸易环境类次之,隐私保护类条款最弱;数字贸易条款总体完善对污染密集型行业和非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减排效果更明显。基于研究结论,文章对推动高水平数字贸易规则签订、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推进数字经济建设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2024年02期 v.40;No.326 3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5K]
  • “一带一路”倡议与企业ESG表现

    程秋旺;蔡雪雄;刘斌;

    文章将“一带一路”倡议视为准自然实验,以2009~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彰显了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渠道检验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两个渠道提升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在重点合作行业、重污染合作行业、国有企业、非节点城市企业中表现更强。文章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提升企业ESG表现提供了借鉴。

    2024年02期 v.40;No.326 58-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国际金融与投资

  • 人民币国际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研究

    沈悦;孟万山;王宝龙;

    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研究人民币国际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对于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分析人民币国际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并基于三维脉冲响应结果构建波动指数,首次从实际数据层面量化人民币国际化冲击引起不同市场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波动程度。研究结果发现:(1)重大突发事件时期,系统性金融风险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2)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影响具有非线性效应,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强化了人民币国际化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不利影响;(3)人民币国际化冲击引起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和金融机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波动最大。

    2024年02期 v.40;No.326 7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3K]

国际经贸规制与全球经济治理

  • 超大型平台数字治理风险与欧盟法的应对

    王燕;

    超大型平台在数字内容治理中滥用权限,在平台准则及用户服务协议中制定不公平条款,利用内容及广告策划操纵平台信息,并限制用户获取救济权利。以事后性责任规制为特征的网络中介责任立法不足以应对超大型平台数字内容治理风险。据此,欧盟《数字服务法》对其制定了严格的信息披露、评估并缓解系统风险、完善争议解决机制等前置性义务,打破了超大型平台数字内容治理的内部性,敦促其产生改善内容审核的动机。中国平台法律要求平台承担内容审核的一般责任,平台义务规定欠缺超大型平台的针对性,前置性不足,可借鉴欧盟《数字服务法》对超大型平台信息披露、系统风险防范、审慎内容审核、用户救济等义务的规定约束超大型平台的治理权滥用。

    2024年02期 v.40;No.326 91-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 服务贸易国内规制的国际治理:基于“良好监管实践”的视角

    张磊;徐琳;

    国内规制作为影响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关键因素,面临扩大开放与维护主权间关系“两难”。从GATS到CPTPP、SDR等相关纪律,各类协定对服务监管透明度、可预期性及规范性要求不仅持续深化,同时还拓展出规制融合的新领域。虽然不同协定仍存在治理模式及手段的差异,但也呈现若干共性,更加体现“良好监管实践”特征是其中一项重要趋势。国际规则演进对中国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提出新要求,包括提升政策透明度,拓展利害关系人参与;稳定审批工作预期,深化“良治”改革;因应治理模式调整,完善监管评估制度。对此中国应结合履行SDR及积极申请加入CPTPP等情况,基于发展中国家立场定位,探索规制融合的协同路径与方式。

    2024年02期 v.40;No.326 10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 下载本期数据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访问量:56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