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贸易

  • 要素禀赋、出口与劳动收入占比——新方法下的经典问题研究

    陈波;卿念;

    文章通过精确价格指数理论,将出口份额与价格联系起来,通过GDP函数构建了行业相对出口、要素聚集与劳动收入占比之间的可检验模型。通过基于2000~2014年的海关大数据形成的分行业分省的面板回归,结果表明:(1)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扩大会增加劳动收入占比,资本密集型行业出口扩大会降低劳动收入占比,证明S-S定理在中国的适用性。(2)生产要素增加对出口行业增加值占比的影响与罗伯津斯基定理的推测不一致。(3)劳动收入占比的39.7%可以由相对出口来解释,且劳动收入占比年度变化中的20.4%来自于相对出口的年度变化。此外,我们发现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及出口产业结构的变化部分解释了出口对劳动收入占比U型变化的影响,但2011年后影响趋于边际化。

    2024年01期 v.40;No.325 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2K]
  •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贸易开放效应研究——基于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视角

    陈万灵;温可仪;陈金源;

    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高水平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重要战略定位。文章基于中国2010~2021年12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多期DID模型客观评估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贸易开放效应。研究发现:一是相较于扩大进口规模,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更有利于刺激参建城市的出口贸易,但易受国际环境影响而呈现波动态势。二是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有效带动沿线欠发达城市的贸易开放,尤其位于沿海、沿边和主通道建设沿线的城市,但对通道延展带城市形成贸易虹吸效应。三是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通过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海铁公”多式联运实现贸易开放,并与“一带一路”倡议有效联动共促中国开放发展。这些结论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带动中国西部腹地开放提供可靠的经验支撑,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重要参考。

    2024年01期 v.40;No.325 2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国际经贸论坛

  • 数字经济“走出去”与企业国际竞争力

    杨波;任飞;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带来了新机遇。文章运用数字型对外直接投资及制造业企业出口等相关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走出去”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走出去”能够通过技术获取效应、市场获取效应、资源获取效应以及国内市场一体化效应显著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异质性分析表明,外资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参与数字经济“走出去”活动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东道国为高数字技术国家时,数字经济“走出去”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也更为明显。因此,中国应为数字经济“走出去”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扩大数字型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及发挥技术密集型企业示范作用,从而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2024年01期 v.40;No.325 40-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 开放促就业:中间品贸易网络与企业劳动雇佣

    杨志浩;

    文章在测算企业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基础上,探究了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如何影响企业劳动雇佣。结果表明,提升企业的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显著扩大了劳动雇佣规模。利用混淆变量的影响阈值检验、Bartik工具变量和准自然实验等缓解内生性问题,结论稳健。机制研究表明,提升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通过要素替代和生产扩张机制,影响劳动雇佣规模。拓展分析表明,提升企业的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对区域市场分割程度低、依赖国际供应链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劳动雇佣规模的促进效应更大;提升企业的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影响劳动雇佣结构,提高了高技能就业比例、工会员工比例和女性员工比例。文章认为,应积极嵌入全球中间品贸易网络,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实现中国“稳就业”目标。

    2024年01期 v.40;No.325 57-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国际金融与投资

  • 民间借贷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非正规金融重要吗

    金祥义;张文菲;

    在非正规金融体系中民间借贷是一种重要的形式,深刻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决策。文章利用中国私营企业调查问卷数据库对民间借贷与企业OFDI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识别。研究发现,民间借贷能够促进企业开展OFDI,并且该影响因企业不同的外部融资特性而存在差异。机制研究表明,信息成本降低和融资约束缓解是民间借贷影响企业OFDI的具体渠道。同时,在考虑经济发展政策、宏观金融环境冲击、计量模型设定等多方面的稳健性检验并通过工具变量回归来解决内生性问题后,民间借贷产生的企业OFDI促进效应依然稳健。因此,文章认为提高企业寻求外部融资模式的多元化、扩大企业从非正规金融体系中获取融资的规模是实现中国企业未来更快“走出去”的有效途径。

    2024年01期 v.40;No.325 7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5K]
  • 稳定币是传统加密货币的“转换中介”还是“投资替代”——基于地缘政治风险冲击视角

    申琳;张稳;马丹;

    文章基于地缘政治风险冲击视角,采用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18日十八种市值领先的传统加密货币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探讨了稳定币是充当传统加密货币的“转换中介”还是“投资替代”这一问题。研究发现:随着稳定币发展水平的提升,稳定币作为传统加密货币“投资替代”的功能显现,地缘政治风险对传统加密货币价格波动的刺激效应会得到抑制。异质性检验证实,对于发行时间不同、遵循BEP-20标准与否的传统加密货币来说,稳定币都可以起到“投资替代”的作用。机制检验及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无论稳定币发展水平低还是高,地缘政治风险都可以通过影响传统加密货币收益率来影响其价格波动;在不同的稳定币发展水平下,美元流动性对地缘政治风险与传统加密货币价格波动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均显著。

    2024年01期 v.40;No.325 87-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7K]

国际经贸规制与全球经济治理

  • 私人主体对数据跨境流动治理的补充功能:生成逻辑、参与路径与启示

    包柠榛;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跨境流动的客体特点与治理结构变动,导致其治理基础的变迁。私人主体具有回应该领域治理需求的协调意愿和技术能力。他们间接推动监管规则趋同,参与塑造技术标准,并融入传统治理主体主导的造法进程,实现对数据跨境流动治理的补充功能。然而,私人主体现有参与治理的路径也存在局限性。为此,我国既要规范私人主体参与数据跨境流动治理的行为,也要为提升其治理能力奠定厚实的制度基础,并探寻向外发挥私人主体补充性治理功能的可行路径,由此提高我国参与塑造数据跨境流动机制的国际治理水平。

    2024年01期 v.40;No.325 10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 下载本期数据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访问量:56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