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在国际贸易的高度依赖意味着巨大的产业利益,在贸易往来中处于比较劣势的美国进口竞争产业会通过它们所在选区的议员表达对华贸易保护的利益诉求;国会议员为赢得选举或连任,必然重视其呼声,从而将贸易保护主义嵌入到对华贸易政策决策过程中。文章在增加值贸易核算框架下构建美国州级层面的“进口竞争影响指数”,结果显示美国产业受到中国进口竞争的实际影响程度较小,且主要集中于传统制造业州域;其次,文章利用Probit模型验证了进口竞争产业对国会涉华贸易保护法案投票具有显著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受进口竞争影响的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及低技术产业会促使国会在涉华贸易保护法案投赞成票,知识密集型产业及高技术产业则与之相反;进一步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发现,进口竞争产业通过劳工利益集团的政治捐资对国会在涉华贸易保护法案的投票具有正向中介作用,而商业利益集团起到的负向作用一定程度上遮掩了进口竞争产业对国会施加的效果。
文章首先全面测度了中国25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在2011~2016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其次基于城市特征与海关产品层面数据,利用高维固定效应、工具变量和双重差分模型展开实证检验,最后进行结果分析与讨论。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产品出口增长,产品出口增长主要体现在价格边际和扩展边际层面。这一结论在进行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和“宽带中国”试点作为准自然实验等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2)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是数字经济释放出口红利的重要渠道。(3)数字经济有助于低价格产品出口贸易方式转型,数字经济对私营企业和内陆城市的出口促进作用更加明显。
文章选取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微观层面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与双重差分方法(PSM-DID)实证检验“一带一路”倡议对非正规就业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扩张了非正规就业规模,该结论通过了多种稳健性检验;“一带一路”倡议主要通过平抑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降低双边贸易成本提升了覆盖地区的非正规就业规模;非正规就业的扩张在企业类型、地区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异质性。进一步研究得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显著提高了我国非正规就业规模,并且缩小了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之间的工资收入差距。
国际舆论既能反映国际公众的心理,又能影响公众认知。在以“质量”为抓手推动中国向“贸易强国”迈进的背景下,探析涉华国际舆论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尤为重要。文章从国际舆论褒贬度和国际舆论影响力两个角度研究国际舆论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国际舆论褒贬度上升,即国际舆论越偏褒扬,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国际舆论影响力上升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机制分析发现,出口年限增加弱化了国际舆论褒贬度上升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负向影响。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国际舆论褒贬度上升显著降低了外资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高初始质量企业以及质量异质性程度较低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
在对中国和毛里求斯双边贸易水平和具体商品类别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毛里求斯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中关税减让表提及的关税减免实施期和等比例降低方式予以设置对应情形,利用GTAP10数据库和一般均衡模型,对该协定的潜在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随着自贸协定的生效,中国和毛里求斯的GDP、贸易条件、进出口水平和居民收入均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且毛里求斯的提升幅度会明显高于中国。行业进出口模拟结果和敏感性检验也支持上述结论,且符合趋势性变化特征。未来中国可以同更多有意愿的非洲国家和地区开展自贸协定谈判,不断拓展中非自贸区建设布局。
文章在对Hoekman频度分析法进行修正的基础上,构建了RCEP服务贸易承诺表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缔约方服务贸易开放度的频度分析法,并对RCEP的15个缔约方的服务贸易开放度进行测度和比较,结果表明:(1)RCEP服务贸易承诺表负面清单缔约方的服务贸易整体开放度明显高于正面清单缔约方,发达国家整体开放度高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开放度位于发展中国家前列;(2)部门开放度具有差异性,由高到低分为四个梯度;(3)国民待遇开放度均高于市场准入开放度,呈现边境前严苛,边境后相对宽松的特点;(4)缔约方出于比较优势、国家安全等因素考虑,对不同部门给予鼓励或限制,部门差异较大。文章最后提出了中国服务贸易开放和服务业优化升级等方面相关的政策建议。
数字货币的全球治理框架分为核心平台、支柱机构和国际标准制定机构三个层级,各层级机构已经在加密资产的风险识别与监管、全球稳定币监管框架的制定、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合作与标准制定和加强跨境支付路线图等议题下展开治理活动。从当前进展来看,数字货币的全球治理面临着规则演进跟不上技术创新步伐、主要国家在治理中出现阵营分化、部分国家落实国际规则存在困难等挑战。中国已参与上述四项治理议题,但由于国内数字货币监管起步晚且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时间又迟于西方国家,中国在数字货币全球治理中面临困境。为把握数字货币全球治理机遇期,中国应尽快构建国内数字货币规则体系,加强同西方国家的规则借鉴与沟通合作,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治理话语权。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