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贸易

  • 进口竞争与中国制造业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

    钱学锋;高婉;

    借鉴Melitz&Polanec(2015)的方法,文章计算了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将其分解为生存企业内效应、生存企业间效应和净进入效应,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研究进口竞争对中国制造业动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进口竞争主要通过提升各行业生存企业内效应和净进入效应进而提高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分样本回归结果显示,不同行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动态全要素生产率受进口竞争的影响有所不同。进一步地,文章还发现:上游进口竞争对各行业资源配置效率和动态全要素生产率也存在正向影响;资本品进口竞争对行业效率的正向影响大于消费品和中间品进口竞争;来自发达国家的进口竞争对行业效率的影响大于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进口竞争。

    2021年10期 v.37;No.298 4-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 贸易便利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

    黎新伍;黎宁;

    提升企业竞争力是促进中国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打造贸易强国的重要驱动力。文章通过分析贸易便利化对企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制,并采用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贸易便利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各省贸易便利化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正相关程度不断加强。(2)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提升能够通过成本效应、规模效应等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产生正向作用,且该作用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效应,在空间上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贸易便利化各领域指标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3)贸易便利化对不同性质、不同行业、处于不同地理位置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方向一致,但其作用强度及空间溢出效应存在较大差别。

    2021年10期 v.37;No.298 2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 正向外部需求是否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追赶——基于多产品企业出口的理论与实证

    谢娟娟;王青峰;杨易擎;

    文章从需求侧视角出发,研究了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技术追赶问题。首先,文章构建了理论模型,诠释正向外部需求加快了企业的技术追赶,并识别倾斜效应和创新效应是实现技术追赶的影响机制。其次,基于2008~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工业企业库和CEPII-BACI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构建了尽量外生的企业外部需求指标;通过计算技术距离指标度量我国制造业企业技术追赶的动态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外部市场需求规模每增加10%,我国企业与世界前沿的技术距离会缩小0.150%;通过交互回归发现,面对正向外部需求,网络化程度、管理效率、外部市场暴露越高的企业和外资企业,越容易实现技术追赶。最后,对可能存在的估计偏误以及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证实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

    2021年10期 v.37;No.298 3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国际经贸论坛

  • 全球数字贸易中的竞争互补关系及其演化——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刘敏;薛伟贤;赵璟;

    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全球数字贸易中各经济体间的竞争互补关系及其演化,发现:全球数字贸易中各经济体间的竞争性和互补性逐年提升,但互补性大于竞争性;俄罗斯和波兰等经济体具有较高的竞争性,法国和加拿大等经济体具有较高的互补性;中国的竞争性快速提升,且提升速度快于互补性;当前,全球数字贸易中存在三大竞争关系板块及两大互补关系板块。以美、英、加为首的板块1和以中、德为首的板块2在板块内及板块间都存在激烈竞争。以越、印为首的板块3仅在板块内存在激烈竞争。两大互补关系板块一个由美、英、印等经济体组成,该板块对内对外都存在紧密的互补关系;另一个板块由中、加、越等经济体组成,该板块仅对外存在紧密的互补关系。

    2021年10期 v.37;No.298 54-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 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基于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数量和质量的研究

    刘德学;吴旭梅;

    文章基于OECD TiVA数据库构建跨国面板数据模型,从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数量和质量双重视角实证考察信息通信技术对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数量和质量均能显著提高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但二者的作用大小存在明显差异,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数量提升的效果更强。(2)机制检验表明,信息通信技术能够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率两条路径促进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3)异质性分析表明,信息通信技术对交易环节少、价值链短、信息技术密集度高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2021年10期 v.37;No.298 7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国际经贸规制与全球经济治理

  • 数据要素跨境流动与治理机制设计——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视角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课题组;申明浩;滕明明;杨永聪;申么;

    数字经济时代,跨境数据要素流动需要配套合理的治理机制。粤港澳大湾区以其不可替代的特殊性,提供了良好的测试平台,能够为中国乃至全球提供可参照的治理方案。文章对欧盟、美国和其他治理体系的演进归纳借鉴,针对大湾区的特征,分析了大湾区面对的"三元悖论"难题,讨论了大湾区在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场景应用、监管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制约,并结合跨境数据生命周期提出"四个维度、五个方面"的原则框架。文章明确了强化技术支撑、加强平台建设、创新场景应用、优化监管机制四条优化路径,为大湾区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1年10期 v.37;No.298 8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6K]
  • 非洲国家治理水平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对非出口的影响

    王霞;

    治理问题是当前非洲国家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也是影响中非经贸活动开展的重要因素。考虑到世界银行全球治理指数(WGI)对非洲国家治理水平评估的适用性,文章首次将易卜拉欣基金会非洲治理指数(IIAG)引入中非经贸实证研究中,并根据Bernard et al.(2011)关于企业出口边际的分解方法在行业层面和HS 2位产品层面构建中国企业对非出口的二元边际样本,从出口企业整体视角、企业性质视角分别检验2008~2016年期间非洲国家综合治理水平、具体维度及具体领域治理水平的变化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对非出口的影响,以甄别限制中国企业对非出口增长的主要治理因素。研究结论表明通过加强"中非治理合作"提高非洲国家相关领域的治理水平进而促进中国制造业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单位产品出口规模的扩大"是未来进一步深化中国企业对非贸易合作的关键。

    2021年10期 v.37;No.298 9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 下载本期数据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访问量:57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