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经贸论坛

  •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效应

    李春顶;张瀚文;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就业和经济增长方面。文章构建了一个包含26个经济体的大型一般均衡数值模型系统,引入了全球价值链和增加值贸易的框架,加入了"内生货币"的贸易不平衡结构以及非关税壁垒的制度开放框架,使用最新的2018年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参数校准和估计,进而量化模拟疫情的全球蔓延对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模拟的结果发现,在考虑全球价值链的情形下,疫情对受到影响国家的就业和经济增长都会带来负面影响和冲击;比较而言,全球疫情的冲击大于美国疫情,而美国疫情的负面冲击大于欧盟疫情。如果不考虑价值链和增加值贸易,疫情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将更加突出,负面冲击的强度将增加约3倍。政策上,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显著的,需要全球联合控制疫情的蔓延,经济上应积极推动贸易畅通和自由化,采取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复苏。

    2021年07期 v.37;No.295 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 自由贸易区建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与经济效应研究——基于中巴自贸区的经验证据

    梁江艳;高志刚;

    文章通过静态的"贸易效应"、"福利效应"以及动态的"规模经济效应"、"投资效应"构建自贸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利用GTAP模型实证验证中巴自贸区建立的经济效应及能否促进双边经济增长问题。研究发现:中巴自贸区的建立对双边的经济增长效应是非对称的,其中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效应和福利效应高于巴基斯坦;更高市场准入条件能显著促进巴基斯坦的进出口效应及纺织业、建筑业的产出效应,有助于缓解中巴双边的贸易逆差;改变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技术性贸易壁垒这两个参数设置时,经济效应的促进作用较降低关税壁垒更为显著。对此,提出中巴自贸区第二阶段深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第二阶段深化发展的关注点应从关税壁垒逐渐转向非关税壁垒,尤其是贸易便利化水平和技术性贸易壁垒;二是中巴双边仍要重点关注两国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出口优势的产品;三是要推动中巴经济走廊与自贸协定发挥协同效应,促进两国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2021年07期 v.37;No.295 2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 中间品进口种类多样化、技能异质性与农村劳动力城市就业

    曹清峰;

    文章通过构建一个基于劳动力技能异质性的理论模型,发现中间品进口种类多样化导致的生产率提升效应会降低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所需的最低技能水平,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率。在此基础上,利用2011~2013年中国海关数据库测算城市层面的中间品进口种类,并将其匹配到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微观样本,实证研究显示:中间品进口种类多样化会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概率;中间品进口种类多样化提升农村劳动力城市就业率的效应对省内迁移以及长期迁入的农村劳动力更大,且在东部、中部与西部地区梯次递增;中间品进口种类多样化对低技能农村劳动力就业率的提升效应要更显著,并显著提高了城市全要素生产率。

    2021年07期 v.37;No.295 3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国际贸易

  • 中国制造业省际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

    李剑培;顾乃华;潘捷;

    基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如何发挥内需市场的作用"这一问题,文章构建了制造业省际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理论模型,实证探究了需求规模、需求结构和要素禀赋对制造业省际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中国制造业省际贸易中,存在需求规模作用下的正向本地市场效应和需求结构作用下的反向本地市场效应;传统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在制造业省际贸易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2)机制分析表明,随着本省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厂商和要素不断向本省集聚,进而产生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促进了本省制造业产品销往其他省份相对贸易量的提升。(3)本地市场效应在不同要素密集度行业、不同区位省份和15类制造业细分行业省际贸易中的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2021年07期 v.37;No.295 5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中国主要经济区贸易强省水平测度及比较

    崔日明;赵鲁南;盛新宇;

    文章将姚枝仲(2019)贸易强国指标计算方法推广至省域层面,基于出口、进口及综合视角,从整体和细分产品两方面测算中国主要经济区贸易强省水平,并通过层级结构分解分析方法(HSDA)进一步探讨其变化原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整体出口、进口及综合贸易强省水平呈现波动中上升态势,但各经济区之间、区内各省域表现存在差异:广东省贸易强省水平优于长三角,京津冀和东北地区稍落后;(2)HSDA分解结果表明,贸易规模优势更多正向驱动贸易强省水平提升,价格因子在不同贸易发展阶段的作用方向存在差异;(3)各经济区主要产品的相对贸易收益能力既相似也具有差异。其中相似性主要体现在进口方向,而差异更多体现在各经济区内相似产品相对贸易收益能力的不同。

    2021年07期 v.37;No.295 6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国际金融与投资

  • 互联网、外资进入与中国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刘金焕;陈丽珍;

    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文章探究了外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中国内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结果表明:外资进入本身对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很小,但外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具有较大的提升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外商投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对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远远大于港澳台地区投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外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提升了内资企业一般贸易出口产品质量,对加工贸易无明显影响,并且对非国有和高生产率内资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更大;中介效应检验证实外资进入与互联网的交互作用通过提升进口产品质量和促进自主创新,提升了内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

    2021年07期 v.37;No.295 8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 双向FDI与雾霾空气污染:理论机制与中国经验

    韩永辉;张帆;李子文;

    中国双向FDI是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战略的重要一环。文章统一分析双向FDI和雾霾空气污染三者的作用关系,通过收集中国30个省区双向FDI和PM2.5雾霾空气污染指数构建面板数据库,深入研究中国双向FDI对雾霾空气污染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1)在短期,IFDI对雾霾空气污染有抑制效应;在长期,IFDI对雾霾空气污染有加剧效应。(2)无论是在短期或是长期,OFDI对雾霾空气污染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3)双向FDI互动调谐程度上升能够显著抑制雾霾空气污染。(4)随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双向FDI互动调谐程度对雾霾空气污染的抑制作用就越强。据此,文章从引导优化IFDI进入模式、加快调整OFDI流出结构以及建立良好市场监管制度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2021年07期 v.37;No.295 10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 下载本期数据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访问量:488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