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金融制度和政府管理创新以及法制环境建设的重大经济政策之一。为了科学评价该项政策的效果、优化其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文章利用广义合成控制法对我国自贸区设立政策的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并讨论了该政策的区位选择。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政策能够显著促进域内经济增长,但政策效应存在区域差异性,设立初期东、中部地区的较高政策成本使其政策效应存在约5个季度的滞后;而且,自贸区设立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呈现出短期起伏波动,长期震荡上行的正向影响特征;另外,自贸区设立政策是典型的对外开放政策,尤其,当区域贸易依存度和外商直接投资占比分别高于40%和10%的阈值时,设立自贸区才能够较显著地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因此,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区位选择须以其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避免地理上的均匀布局。
文章探讨了劳动力成本上升与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关系及其理论传导机制,并结合中国制造业21个细分行业的分地区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存在地区和时期差异;不仅如此,随着出口技术复杂度的逐步提升,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促进效应会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中介效应模型的结果还显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会通过研发增长效应、需求引致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等机制实现。
文章基于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国际化速度、深度及广度三个方面研究了行业GVC参与程度对企业国际化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实证研究发现:(1)企业国际化速度对绩效有显著负向影响,企业国际化深度和广度对绩效没有显著影响。(2)前向GVC参与对企业国际化与绩效关系有显著的调节效应,而后向GVC参与则不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其中,前向GVC参与对国际化速度及广度与绩效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对国际化深度与绩效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3)前向GVC参与对高技术企业国际化速度与绩效关系的负向调节效应更显著。另外,不同于一般性企业,对于资源加工型企业,后向GVC参与的调节效应显著。
文章基于中国2002年和2007年的区域间投入产出表,通过构建模型分解了国内各区域的增加值,测算出中国区域间重工业价值链长度的变动率、价值链合作度变动率、出口包含的其他区域增加值变动率和最终需求包含的增加值变动率。研究发现:中国国内价值链在入世后实现了重构。各区域间价值链长度明显延长;各区域间价值链合作程度显著提高,其增长幅度较多地受到海外跨国企业和沿海两大"经济极"的影响。此外,中国各区域在参与价值链分工过程中承担的角色逐渐固化:沿海区域主要参与全球价值链(GVC)生产,创造出的价值更多地流向国外;而内陆区域则在国内价值链(NVC)生产中充当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供应商"的角色,通过向沿海区域输出增加值来间接参与到GVC的生产中。
伊拉克战争后,世界上85%的恐怖袭击都发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恐怖主义活动严重影响了当地公共安全,同时也给外商投资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文章基于两阶段模型,利用2001~2016年中国海外并购数据以及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研究了"一带一路"背景下东道国恐怖主义活动与中国海外并购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海外并购总体呈现风险规避特征,但当并购东道国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时,公共安全不再是中国海外并购决策的影响因素,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免疫于恐怖主义的投资倾向。文章认为这种免疫力来源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导向作用、其他投资大国的退避态度以及私营企业的冒险精神,而对伊斯兰教国家和经济增长较慢的"一带一路"沿线东道国,中国海外并购表现出风险偏好倾向。这些研究结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建设实践,并具有重要的政策内涵。
孔子学院作为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形式,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作用越发突出。文章基于2006~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别数据,从孔子学院视角考察文化交流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孔子学院对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的并购意愿和并购结果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与"一带"沿线相比,"一路"沿线的孔子学院具有更强的促进效应;(3)"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加强了孔子学院对海外并购的促进效应;(4)孔子学院通过加强友好访问,推进文化交流活动,提高各国对中国好感度等中介作用机制,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产生积极影响;(5)孔子学院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华文化和理念精髓,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将起到持续的文化促进作用。
文章通过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对象,并利用2001~2013年间的微观企业层面数据,实证检验了区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降低对中国出口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选择的影响。结论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确定建立所带来的区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降低,促进了中国出口东盟的企业对该区直接投资的行为选择。研究进一步发现,不同所有制类型、地区、要素密集度的出口东盟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的行为选择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最后,通过机制检验发现,区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降低主要通过学习型效应、竞争效应及改善出口中间品贸易环境等途径来促进中国出口东盟的企业对该区的直接投资行为选择,其中学习型效应所起的作用最大,占总效用的比重达57%。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