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贸易

  • 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影响评估

    周玲玲;张恪渝;冯晟昊;

    中美贸易摩擦的关税加征清单多次涉及汽车及零部件相关产品,美国作为中国汽车零部件的第一大出口市场,贸易摩擦必然波及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文章评估了贸易摩擦对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影响:首先,借鉴Athukorala等(2017)分析制造业全球生产网络的方法,发现中国向美国出口汽车零部件增速(20. 0%)高于出口组装(10. 1%),而中国进口美国汽车组装的增速(35. 7%)则高于进口零部件(20. 4%);其次,运用RCA指数分析发现我国汽车零部件比较优势增速高于汽车组装;最后,借鉴全球贸易分析模型模拟了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贸易摩擦政策情景下中美两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均遭遇极大损失,而美国汽车及零部件的行业产出与贸易的损失均高于中国。

    2020年05期 v.36;No.281 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5K]
  • 制造业企业产出服务化有利于出口吗——基于Heckman模型的PSM-DID分析

    陈丽娴;魏作磊;

    文章采用2007~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与地区层面数据,以Heckman模型为基础,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倍差(PSM-DID)法系统考察了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市场分割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制造业产出服务化显著抑制了企业出口决策和出口规模,但两者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U型关系,且这一动态影响效应存在所有制和地区差异。同时发现在剔除房地产业务后,制造业产出服务化对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不明显,但仍与出口规模呈U型关系,以及市场分割对于缓解制造业产出服务化的出口抑制作用并不明显。文章结论表明,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出口贸易,加快制造业产出服务化转型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020年05期 v.36;No.281 1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国际经贸论坛

  •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出口三元边际的影响——来自高技术产品的证据

    曲丽娜;刘钧霆;

    利用Baker等(2016)制定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研究2002~2017年中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高技术产品出口扩展边际、数量边际和价格边际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的抑制效应表现为扩展边际和数量边际的下降,即出口种类和数量的减少,对出口价格边际起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中等收入国家,中国对高收入水平的国家(地区)出口高技术产品受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更加明显和强烈;受金融危机冲击,国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扩展边际和价格边际的影响也变得更加剧烈。基于此,文章从稳定经济政策、加强技术创新和深化经贸合作方面提出促进高技术产品出口发展的政策建议。

    2020年05期 v.36;No.281 3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 进口竞争、成本加成及工资的影响研究

    李柔;岳云嵩;张鹏杨;

    近年来我国进口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而进口发展的同时也带来竞争,那么进口竞争对工资的影响如何?本文基于工业企业数据库,研究进口竞争对工资影响的大小及机制。结果发现,进口竞争对工资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该负向影响主要来自于私企和外资企业、出口和非出口且非国有企业以及沿海地区企业工资增长率的下降。机制检验结果显示,进口竞争通过降低企业的成本加成,从而降低企业的利润,进而降低工资的增长率。最后,文章按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划分,进一步研究受进口竞争影响更大的劳动群体。结果显示,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受进口竞争的负向影响更大。文章的研究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对国际竞争提供了相关的政策与建议。

    2020年05期 v.36;No.281 5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4K]

国际金融与投资

  •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企业员工实际工资的影响——基于中国省际和区域两个层面的实证研究

    曹伟;

    将中国劳动力市场对外融合度纳入研究框架,文章分析了汇率变动影响工资的传导机制,构建了各省实际有效汇率指标,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企业员工人均实际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国家层面来看,人民币升值(贬值)对国有、集体以及非公有制等三类企业员工的人均实际工资均存在一定的提升(抑制)效应,其中,汇率变动对非公有制企业人均实际工资的影响最大;从区域层面来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有以及集体企业人均实际工资的影响,呈现东、中、西三个区域依次下降的趋势,但对东部和中部非公有制企业的人均实际工资没有显著影响,而西部地区非公有制企业受到的影响却十分显著;分省研究表明,人民币升值(贬值)对山东、广东等沿海省份人均实际工资具有很大的增长(抑制)效应,对吉林、新疆等边疆省份具有一定的增长(抑制)效应,但对广西、重庆等西部省份(直辖市)具有较强的抑制(增长)效应。政策当局需要考虑汇率变动对人均实际工资影响的省际异质性,特别需要关注人民币汇率变动很可能扩大了某些省份之间的工资差距;中、西部省份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更需要进行产业的升级换代。

    2020年05期 v.36;No.281 69-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国际经贸规制与全球经济治理

  • 从数字经济到数字贸易:内涵、特征、规则与影响

    孙杰;

    数字贸易是随数字经济而出现的新贸易形式,虽然赋予了传统贸易一些新内容和新特征而成为现代服务业,但主要还是以服务于传统经济活动为目的。因此,数字贸易不会从根本上替代,更不会颠覆传统的贸易与经济活动,而是提高了传统经济活动的效率。与此同时,数字经济也会挑战一些经济学的传统假定和分析框架,并带来了一些新问题。这些问题最终都体现在应该如何制定数字经济与数字贸易规则问题上。处于不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出于不同的考虑对如何建立新规则肯定会有不同诉求,但是这些诉求不应该也不太可能从根本上背离已有贸易规则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

    2020年05期 v.36;No.281 8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嬗变与中国的机制创新

    胡键;

    全球经济治理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既是技术推进经济向外拓展的客观趋势,更是资本在世界范围内追逐利润的现象。资本的对外扩张引起战争,但战争与资本的本性是矛盾的。鉴于此,不同资本之间会达成暂时的妥协,形成一种瓜分殖民地的全球经济治理的"分赃制",但这并不会根本避免战争。因此,资本的治理根本无法使全球经济治理走向"善治"。战后以来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及其机制,依然打上了殖民主义时代的深深烙印,中国融入之后,在尊重既有体系的前提下,主张对既有体系、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为全球治理提供一种可选择的新机制。当然,为了使中国更好地发挥全球经济治理的作用,理论研究需要化解矛盾,引导国际舆论、进行国际价值创新等。

    2020年05期 v.36;No.281 9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 下载本期数据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访问量:54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