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利用引力模型检验了1992~2010年间186个国家和地区间专利流动量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并将贸易额分解成集约边际和广延边际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专利国际化通过广延边际的增长显著的提高了双边贸易额,而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则不确定。利用各国《1970年国际专利合作条约》的成员方身份作为工具变量控制了内生性问题,证实了专利国际化能够通过广延边际推动贸易增长的因果关系,这一结果在各种稳健性检验中保持一致。
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出口困境,使中国意识到仅依赖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优势已难以维持其出口增长,如何培育其出口竞争新优势,是亟需破解的难题。文章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利用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数据,针对技术创新、本土市场效应与其出口的实证研究表明:整体估计中,技术创新和本土市场效应促进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而前者的驱动力更强。分地区回归中,在东部和高分位点中西部地区,技术创新促进了出口,而在中西部和低分位点东部地区,存在本土市场效应;在东部,技术创新驱动力强于本土市场效应,而中西部却与之相反。分产权性质回归中,技术创新促进了国有和非国有的出口增长,而对后者的驱动力更大,但是仅在国有企业中存在本土市场效应。上述研究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竞争新优势的培育,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据。
文章利用2005~2013年我国省级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滞后面板模型,研究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省级进口贸易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口老龄化可显著增加进口需求,老年抚养比每增加1%,实际进口增加38.4亿元;老年人口占比每增加1%,实际进口增加61.4亿元;老少比每增加1%,实际进口增加9.29亿元。空间上,相邻省份间实际进口表现出正相关,这种正相关无论在地理距离,还是在经济距离衡量下都是显著的。若忽略空间相关性,实际进口的时间一阶滞后项的正效应会被低估50%。本文研究表明,在制定贸易促进政策时,需要重视人口老龄化对进口数量的影响,特别是空间上的影响,可避免不必要的贸易波动。
文章首先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服务业开放优化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机制,接着对经济增长质量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并运用中国2005~2013年省份面板数据进行静态面板估计和动态面板估计。研究结果显示,服务业开放主要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转移和就业增加效应优化经济增长质量,其中产业结构升级效应最为明显,技术转移效应较为微弱。此外,对服务业开放程度高低地区分开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服务业开放达到一定的"门槛值",才能优化经济增长质量。
文章采用模糊数学理论中的ANN方法,把BP算法用于境外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分担和风险管理。实证部分以调查样本为基础建立了风险数据矩阵,采用MATLAB软件分析数据,结果稳健有效,ANN方法的数学特征和针对非线性关系的预测功能减少了模拟的工作量和主观误差。结果显示,境外基础设施PPP项目的突出风险主要是宏观层面的政府相关风险,控制好此类风险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另外,项目运行过程中的契约非完备性导致了合同调整的滞后,所以建立各方动态调整机制应对项目风险至关重要。ANN方法较好地模拟了相关各方的风险分担,为项目各方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参考。
近年来,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与沟通,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已经成为各国央行的一种趋势。作为一种创新性的政策调控工具,"预期管理"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随着我国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公布特殊标准,提升货币政策透明度也受到了政府和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考察货币政策透明度的状况,文章利用指标体系方法测度了中国在信息披露方面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运用动态指数方法测度了中国在市场反应方面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将信息披露评价与市场反应评价相结合,建立了货币政策透明度综合评价指数,对中国的货币政策透明度状况进行了评价。最后根据测算结果,文章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演变情况,同时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透明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国金融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汇率波动、短期国际资本和股票价格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章首先构建了TVP-SV-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汇率波动、短期国际资本和股价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三者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联动效应,联动关系与中国金融环境的变化紧密联系。接着文章构建了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分析了在外界突发性事件冲击下汇率波动和短期资本对中国股市的非对称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随着金融开放进程的推进,汇率波动和短期资本对股市的冲击将不断增加,中国一方面需要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管;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金融体系从而增强股市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同时也要把握金融开放的节奏,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开放、汇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正>~~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