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贸易

  • 入世十五年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变动趋势分析

    赵东麒;桑百川;

    文章通过建立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评价体系,对中国10类产业部门入世以来国际竞争力现状以及变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除能源密集型产业以外,其他类型产业国际竞争力均高于入世之前;工业制成品产业部门的国际竞争力增幅要大于初级产品产业部门;竞争优势增长是推动各产业国际竞争力上升的主要动力;资本密集型产业成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增长最强的部门。虽然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到不同程度提升,但未来仍面临国际国内双重挑战。

    2016年11期 v.32;No.239 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 中国对美贸易差额的金融成本与收益研究(1993~2013)

    段世德;

    中美贸易差额由全球要素共同创造,而产生的金融成本却由中国单独承担,金融净收益外流造成我国贸易利益的耗散。文章以中国统计的中美贸易差额为基础,通过拆解并核算1993~2013年中国承担的金融成本与获得的金融收益,结果显示,机会成本是金融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冲销成本和扭曲成本也有重要影响;金融收益主要来源于投资资本收益、本金增值收益和财政金融收益;中美贸易差额共给中国带来8941.05亿美元金融净收益流出,占贸易差额存量的47.39%。因此,中美贸易利益分配要考虑贸易差额带来金融净收益,不能简单以贸易差额和归属为依据,要改变我国对外汇储备的特殊偏好,降低中美贸易差额的金融成本并提高其收益,增强对美贸易的利益获取能力。

    2016年11期 v.32;No.239 1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经贸论坛

  • 中美服务业中间投入效率的比较研究——基于1995~2011年投入产出表

    何传添;廖欢;

    文章采用1995~2011年投入产出表,以中间投入为基础,对中国和美国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改进里昂惕夫逆矩阵的计算方法以及统一数据来源,揭示中美两国服务业在总体水平、部门构成和产业关联等方面的差异,观察这些差异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16年11期 v.32;No.239 30-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4K]
  • 我国FDI与入境旅游的时空耦合关系研究

    包富华;

    文章利用1997~2013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入境旅游的省级面板数据基于重心模型、空间重叠性模型和变动一致性模型分析二者的时空耦合关系、特征及动力。研究表明:(1)我国FDI与入境旅游在空间上始终相邻,存在时空耦合关系。(2)二者的位置耦合和角度耦合均呈"聚-散"交替式耦合特征,且均具有一定的分散趋势。(3)对比我国FDI与入境旅游收入、FDI与入境旅游客流的时空耦合特征发现,二者的"聚-散"交替耦合演变节奏相同,位置耦合(S1和S2)在时序上均经历了三阶段的梯级波动演变(波动扩散-平稳波动-逐步扩散);角度耦合(E1和E2)均呈"同向-反向"交替式变化,且正向耦合多于负向耦合。S2>S1,说明FDI与入境旅游收入之间的位置耦合比FDI与入境旅游客流之

    2016年11期 v.32;No.239 4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K]

国际金融与投资

  • 资本配置效率与中国投资波动异质性

    吴周恒;

    文章将中国投资波动的矩特征进行跨国对比,总结了中国投资波动的异质性特征,并且构建了引入国内资本市场摩擦和利率风险溢价机制的RBC模型,采用贝叶斯方法校准模拟了中国投资的波动轨迹。研究结果表明:国内资本市场摩擦和国际资本流动摩擦是形成中国投资波动异质性的重要机制,两类机制的引入有助于准确拟合中国投资的波动性、相对波动性、协动性和持续性等各项波动特征;贝叶斯估计得到的中国的资本调整成本和利率风险利差的参数值反映了中国资本配置效率较低,以及国内实际利率受到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较高;驱动中国投资波动的外生冲击来源主要是利率风险溢价冲击和偏好冲击等结构性外生冲击。

    2016年11期 v.32;No.239 5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汇率、中间投入品质量与进口价格

    张夏;

    以中国为例,研究中间投入品质量对其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影响机制。从理论上证明了中间投入品质量对其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存在阈值效应,即只有当质量超过某一临界值之后,质量因素才会显著降低我国进口中间投入品的汇率传递。实证上,采用相匹配的2000年到2006年度中国进出口海关数据库与EIU宏观经济数据库的数据,不仅验证了上述阈值效应的存在性,还发现质量因素对中间投入品进口价格的汇率传递影响机制在企业所有制层面、贸易方式层面、进口来源国层面都存在显著的异质性。进一步发现,在考虑进口中间投入品的质量因素后,进口来源国币值的升值与贬值对上述机制具有不对称的影响。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证模型计算了不同产业与不同进口来源国中间投入品的汇

    2016年11期 v.32;No.239 6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国际经贸规制研究

  • “后非市场经济时代”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之争

    贺艳;

    作为较成功的转型经济体,中国至今仍被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但是,《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d)款明确规定,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待遇应于入世后15年终止。2016年12月11日之后,中国即将步入"后非市场经济时代"。届时,第15条(d)款对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将产生怎样的法律影响,面对美欧等国坚持否定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态度,我们又应采取何种策略以应对,这些问题都需要全面深入研究,因为未雨绸缪方能有备而无患。

    2016年11期 v.32;No.239 8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 “21世纪贸易协定”技术性壁垒规则:内容、特征及启示

    李冬冬;

    技术性贸易壁垒正成为继边境措施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障碍,因此成为"21世纪贸易协定"关注的重点议题。与TBT协定相比,TPP协定和绿色和平组织披露的TTIP草案对技术性壁垒规则做了重大发展,包括TBT-plus、监管一致性和监管合作等规则。鉴于TPP协定和TTIP草案对中国可能造成不利影响,中国宜主动根据上述规则对今后缔结的FTA和相关国内立法做出必要修改调整,包括明确和统一国际标准的含义、提高透明度要求、将产品附件作为FTA谈判的常设议题、适时将监管一致性规则全面纳入FTA中、修补监管合作规则等,同时应注意维持贸易自由化和监管自主权之间的平衡。

    2016年11期 v.32;No.239 9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下载本期数据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访问量:574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