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贸易

  • 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出口增长因素研究——基于修正的CMS模型分析

    郑学党;庄芮;

    扩大对其他金砖国家出口可为中国提供良好的市场保障。文章基于2000~2013年UN Comtrade相关数据,运用修正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针对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出口增长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市场需求引致效应和出口价格竞争效应始终是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出口供给与进口需求错位导致出口结构效应较低。印度和俄罗斯市场需求扩大促使市场需求引致效应对出口增长贡献持续增长;对巴西出口增长经历了一个由出口价格竞争效应向市场需求引致效应转变过程;对南非出口增长以出口价格竞争效应为主。文章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皆在为进一步扩大中国对其他金砖国家出口规模、提高出口质量提供参考。

    2015年02期 v.31;No.218 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 国际粮价波动对粮食贸易政策的影响研究

    尹靖华;顾国达;

    近十年来我国粮食净进口量逐渐增加,粮食安全对贸易途径的倚重程度不断加大,但近年来国际粮食价格危机引发的多个国家贸易隔离程度加剧,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是一个重大挑战。文章在Kym Anderson等(2013)模型的基础上剖析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贸易政策的影响机理,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估计了国际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及其主要粮食贸易伙伴国贸易政策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1992~2011年间,国际小麦、稻米和玉米价格波动程度增大1%,分别引起贸易隔离程度增大1.64%、1.60%及0.45%;与饲料粮相比口粮的国际价格波动引起更大的贸易隔离。因此,应从国内、区域和全球层面采取相应措施。

    2015年02期 v.31;No.218 19-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8K]

经贸论坛

  • 制度质量对中国对外贸易的促进效应——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考察

    文雁兵;

    文章构建了一个"中国化"的制度质量指标来测算中国1978~2012年制度质量,进而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分析了中国制度质量与对外贸易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制度质量在短期和长期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促进效应分别达到2.12%和2.26%,制度质量改善是促进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内生渠道。文章还发现,我国对外贸易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值偏差仅有23%能够自我修正,对外贸易短期动态调整机制的修正效果并不理想。由于二者长期均衡关系足够稳定,文章认为应当从制度质量改善与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互动视角制定相关政策进行适当干预。

    2015年02期 v.31;No.218 2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9K]
  • 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

    张海波;李东;

    提升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是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所在。文章采用Hausmann等(2007)所修正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来测度中国制造业1995~2012年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的变化轨迹,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上升趋势明显,目前已处于世界前列,其中纺织服装、机械与电子设备制造业尤其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均能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而传统的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无显著影响。

    2015年02期 v.31;No.218 43-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7K]
  • 我国产业升级的要素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攀升的视角

    李强;

    通过理论模型分析得出产业升级对要素收入分配影响的理论命题,在构建公式测度我国28个省份2006~2012年的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基础上,利用差分GMM方法在国家和地区层面上对理论命题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得到:全国和地区层面的差分GMM估计结果都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升级对我国劳动要素收入水平的提升有促进作用,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升级不利于我国劳动要素收入水平的提升。同时两种产业的升级差距越大,对我国劳动要素收入水平的提升越不利。

    2015年02期 v.31;No.218 52-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4K]
  • 服务业FDI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基于“社会市场经济”国家视角

    谢慧;黄建忠;

    文章对"保护待售"模型进行扩展,以FDI进入状况为观测变量,构建"社会市场经济"国家服务业FDI政策的政治经济学模型,以期解释一个以国有企业为经济主体的国家对服务贸易保护的根源。结果表明,服务业FDI的进入虽受歧视性限制措施和国内规制的影响,但歧视性限制措施并不直接影响政府目标函数的设定,且国有企业利益本质上与政府利益一致。基于政府目标函数最大化原则,各利益集团的权重越大,政府在制定贸易政策时越重视该集团的利益。鉴于服务贸易自由化不可逆转,"社会市场经济"国家的服务业FDI政策需在国有企业利益、市场竞争效率、政策模式发展及转变中寻求谨慎性平衡。

    2015年02期 v.31;No.218 67-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国际经贸规制研究

  •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关税监管问题的研究

    冯然;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贸易往来已经成为各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也成为了我国贸易领域新的业态形式。但是,我国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存在着很多问题,突出表现在现行的关税法规没有涵盖跨境电子商务领域,不能适应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跨境商品的小额化造成了物品税与货物税缴纳的争议等。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是我国相关部门需要效仿美国及欧盟制定跨境电子商务的关税征管法规、形成电子商务企业备案体制和集成个人信息的海关数据系统以及建立跨境贸易电子支付监管中心用以提升海关等部门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关税监管服务效能。

    2015年02期 v.31;No.218 77-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 WTO成员减让表之服务部门的解释方法——基于中国电子支付服务案的研究

    李晓玲;

    在WTO服务贸易争端中,系争服务是否属于成员减让表所列之某一服务部门,决定了成员是否对该服务做出了承诺。中国电子支付服务案中,专家组在WTO历史上首次引入"促成服务"概念,以界定服务部门的范围,并首次引入"产业资讯"以探求词语的"通常含义",却未参考谈判基础文件。其强调适应商业现实的"目的与宗旨"解释同样值得关注。WTO裁判机构应谨慎对待通过条约解释处理服务分类体系与商业现实之间的脱节,应由成员谈判达成对服务分类体系的新共识,以适应不断变化之商业现实。

    2015年02期 v.31;No.218 8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0K]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 CEPA促进了香港与内地的服务贸易吗

    张应武;朱亭瑜;

    基于联合国服务贸易数据库中相关数据,分析香港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征并采用引力方程评估CEPA的服务贸易效应。研究表明,香港在全球服务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仍以运输、旅游和商贸等传统服务为主;除旅游服务内地化趋势显著外,香港其他服务贸易行业更趋国际化。研究也表明,尽管CEPA在总量层面对香港服务输出的影响效果不显著,但在行业层面CEPA促进了香港对中国内地旅游和金融领域的服务输出以及保险领域的服务输入;CEPA服务贸易开放内容的差异和香港贸易转型是导致这一结果的深层原因。

    2015年02期 v.31;No.218 100-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 下载本期数据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访问量:42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