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贸易

  • 亚洲区域贸易协定的贸易效应——基于PSM方法的研究

    李荣林;于明言;

    采用1990~2010年亚洲国家间双边贸易流量和区域贸易协定(RTA)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分析亚洲国家签订区域贸易协定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因素对成员国的双边贸易总量、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影响,解决了传统引力模型估计中存在的RTA内生性问题。分析结果表明,传统引力模型中的主要解释变量对RTA的形成均具有重要影响,并且对成员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总量、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PSM方法缓解了因受国家特征协变量影响而存在的统计偏误(高估RTA的贸易效应)的问题。

    2014年12期 v.30;No.216 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1K]
  • 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重估算——基于新附加值贸易统计视角

    向书坚;温婷;

    利用OECD新附加值贸易统计数据对中国2009年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进行了重估算,并将其与传统贸易统计数据估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碳排放存在一定"顺差",并且该现象主要是由贸易顺差行业的高碳排放造成的;传统贸易统计会导致外贸隐含碳排放的高估,附加值贸易统计使得低附加值中间产品贸易发达行业的碳排放估算结果更具客观性。

    2014年12期 v.30;No.216 1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5K]

经贸论坛

  • 出口产业结构和收入水平截面关系国际比较研究——借鉴钱纳里方程推论“中等收入陷阱”跨越条件

    徐强;

    文章借鉴钱纳里方程,在全球范围遴选经济体组构样本;基于样本经济体1980~2012年数据,在货物出口产业结构和相对收入水平之间建立截面回归方程;并基于方程开展赶超度国际比较。结果表明,度量经济体"机电装备出口占比(PME)"赶超程度的指标和经济体相对收入水平最大值及其峰后均值正向关联;该占比赶超度大部分年份正值且其平均值为正,是非发达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1984后中国PME赶超度持续正值,表明中国出口产业结构符合跨越条件要求。

    2014年12期 v.30;No.216 3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 金砖国家合作:基础、动力与进展

    黄薇;

    全球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国际经济格局与全球经济治理状况之间相互影响,处于不断的演变发展之中。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南南合作,在推进全球经济治理的民主化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不断增强不仅是因为彼此间的经济互补性以及类似的经济问题,也是因为在治理理念、对西方的整体态度以及对经济治理理念方面的类似诉求有关。2009年至今,金砖国家已建立起全方位、多层级的立体合作网络。2014年巴西福塔雷萨金砖峰会上正式签署的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协议和建立应急储备安排的协议,标志着金砖各国合作已经从初期的交流合作磨合时期,开始走向更为实质性的机制建设合作阶段。金砖国家正在通过加强经济合作与交流,带动南方国家共同富裕,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向着更加公平、民主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014年12期 v.30;No.216 4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 广州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和具体思路研究

    吴国飞;陈功玉;

    文章借鉴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化理论,探讨了临空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和动力机制,并基于广州临空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提出了广州临空经济发展的具体模式和思路。研究认为:临空经济的演进是基础动力、内生动力和外源动力共同推进的结果;应构建以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为主导的"一园三区"广州临空经济发展模式;应通过推动航空主业和航空经济产业园的联动、建立产业发展平台、创新经营模式和打造产业集群等措施来推动临空经济的发展。

    2014年12期 v.30;No.216 60-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7K]

国际金融与投资

  • 基于PSM方法的中国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绩效评估与分析

    樊秀峰;李稳;

    以2009年发生海外并购的44个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倾向评分配比法和财务指标的综合得分法构建二阶差分模型,评估上市公司海外并购的财务绩效影响,并试图从企业生命周期、所有制性质、行业类别和企业规模四个层面比较分析海外并购绩效。结果表明:海外并购在整体上并未改善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成长期的企业绩效优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企业,国企的整体绩效变化优于民企,服务业和初级部门的并购绩效优于制造业,规模因素对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

    2014年12期 v.30;No.216 70-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1K]

国际经贸规制研究

  • TPP医药专利谈判最新发展及争议初探——以知识产权章节为中心

    刘宇;

    长期以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秘密谈判方式存在严重弊端。医药专利作为其中最有争议的议题之一,亦可能因此潜藏利益失衡的风险。通过最新规则分析可发现TPP谈判各方在专利授予标准、客体范围、异议程序、实用性要求、专利期限调整以及药品试验数据保护等诸多领域存在不同利益诉求和歧见。为因应TPP之发展,中国须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积极构建知识产权保护与公共健康利益衡平共进的医药专利话语主张,并有效付诸实践,进而在实施自由贸易协定战略过程中努力争取规则制定的国际话语权。

    2014年12期 v.30;No.216 8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9K]

探索与争鸣

  • 美国大萧条的逻辑起点:收入分配不公(19191929)

    刘巍;李杰;

    在一战之后的美国经济大繁荣进程中,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程度日趋严重。收入占比较小的大多数美国家庭收入达不到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水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现象只发生在收入占比很大的少数富人阶层。但是,大萧条前10年美国非但没有发生有效需求不足,而且消费占GDP的比例增长趋势非常显著。统计分析发现,是消费信贷缓解了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对美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压力。1929年股市崩盘,美国金融体系垮塌,致使消费信贷规模锐减,收入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之严重局面显现,大萧条不可避免。

    2014年12期 v.30;No.216 9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9K]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访问量:57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