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为国际服务贸易摩擦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其服务贸易摩擦不仅反映了短期内国际服务贸易摩擦的一般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国际服务贸易摩擦的长期发展趋势。文章对美国服务贸易摩擦的基本特征与发展动态进行多层次的解读,并基于服务贸易保护内生性的视角对美国服务贸易摩擦的成因进行解析,为减少中美服务贸易摩擦,推动服务贸易自由化提供有益的政策参考视角。
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贸结构升级对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在构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层析分析法对2000~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综合水平进行评价,并运用主成分回归进一步从外贸商品结构、方式结构、主体结构、国内地域结构、国际市场结构等角度揭示和探寻外贸结构升级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最后提出促进外贸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文章基于跨期增长的RCK模型,构建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框架,试图回答在开放经济下接受"污染转移"的发展中国家能否像发达国家一样经历相似的"污染-增长"路径?研究发现,落后国家存在EKC的条件是内生决定的,动态最优污染税率需随收入增加而不断提升。实证部分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边界检验法(ARDL)在简约式EKC模型中加入国际贸易等变量,检验收入与中国环境质量之间长期协整关系,结果显示原先的"倒U型"关系或者不再存在或者形状变得更高和更窄,这表明中国的污染税率虽然随着收入的提高而不断严格,但与最优污染税率相比,依旧较为宽松。
文章使用了1996年到2009年9个欧盟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在考察居民消费行为基本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政府消费以及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消费率的增加显著降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但是民生性财政支出中医疗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存在显著的正效应,每增加1个百分点分别会提高居民平均消费倾向0.31和1个百分点,但教育支出的系数为负且不显著。
以2005年至2010年我国沪深交易所成功进行外资并购的10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事件研究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跨国并购前后的股东财富变化进行研究,发现收购公司在[-1,1]的事件期内的累积平均超额收益在10%的显著水平下为1.28%,在[-40,40]的事件期内的累积平均超额收益(CAR)在1%的水平下为-1.48%,显著小于零,表明跨国并购事件存在一定的公告效应,但长期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并不看好其跨国并购,跨国并购并没有创造价值,股东财富发生显著损失。
经济及金融全球化条件下,量化宽松政策不仅影响美国国内经济及金融,其效应还溢出至其他国家,且日本、欧盟等也竞相采取宽松货币政策,这种恶性竞争将严重损害全球经济。本文首先基于改进的M-F模型探究了货币政策风险国际传染机理,然后从短期热钱资本、长期国际资本、国际贸易渠道三个角度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出路径,并创新性地提出政府适应性学习行为也是重要的货币政策风险溢出路径之一,同时收集有关数据着重分析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通过上述路径对我国的溢出效应大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OFDI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OFDI逆向技术溢出理论已成为FDI理论中最为重要的理论进展之一。发展中国家OFDI与传统的FDI发生动因最为显著不同的是追求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由于技术溢出本身的复杂性及难测性,这一领域的研究仍然没有定论,显得扑朔迷离。文章主要从OFDI的逆向技术溢出视角,对国内研究脉络和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实现机制及实证研究技术手段比较等方面文献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简要的评论。
文章运用中国上市企业2000~2011年对外直接投资的数据分析企业自身特征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盈利水平、企业规模、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水平对企业采取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影响,国有份额与企业境外投资行为呈负相关,劳动密集度对其行为选择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结果有助于我们从微观视角认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进而为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
在现代BIT和包含投资规则的FTA中加入环境规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BIT和FTA文本在环境条款的表现形式上日益丰富,"非排除措施"条款、平衡条款、除外条款、冲突条款、程序条款等类型不断涌现。美国2012年BIT范本细化并强化了东道国的环境规制权,为各国修订BIT树立了典范。纵观BIT和FTA中环境条款的发展态势,在立法模式上其经历了从双边投资协定向自由贸易协定的演化,在内容和架构上历经了从一元向多元、从分散到集中的演变,在定位上则实现了从完全附属到去边缘化的突破。
劳动标准议题是"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谈判最有争议的议题之一。鉴于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的自由贸易协定实践在处理劳动标准问题方面已经积累比较成熟的经验并且对其他谈判方的贸易协定实践形成较大的影响,可以认为谈判主要是这三个国家的既有实践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妥协,并在此基础上达成能够为其他谈判方所接受的方案。目前谈判事实上围绕要求最严格的美国建议文本展开,TPP劳动标准规则的内容因此将主要取决于美国对其既有实践的让步程度。尽管如此,其他谈判方可以通过弱化义务和授权争取有利于本国的谈判结果。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