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探索

卷首语

  • 卷首语

    肖鹞飞;

    <正>一年复始,万象更新。在这变更的年代,人类的脚步越来越匆匆。人类快速前进的步伐正在把孕育人类的生态环境抛在后面,需要回过头来反思人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中国人民正在追赶人类现代化的脚步。其快速前进的步伐使中国人民信心百倍,使发展中国家看到了希望,

    2012年01期 v.28;No.181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经贸论坛

  • 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战略——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熊芳;刘德学;

    运输成本所体现的地理距离对国际贸易的阻碍作用随着产业内贸易的发展重新被重视。"相似需求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的贸易量会更大。边界的存在使国际贸易受到关税的阻碍,各国希望通过FTA甚至更高形式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来抹平边界的作用。文章从实证的角度解析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影响因素,重点考察地理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影响的显著性,以从中窥探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特点及战略选择。

    2012年01期 v.28;No.181 4-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 金融危机背景下贸易保护政策有效性检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系统仿真视角

    蔡宏波;江铨;

    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贸易保护主义暗潮涌动,政府当何去何从?文章在人工神经网络和系统仿真技术支持下模拟出双寡头企业的市场演化,从多个视角对两大传统贸易保护政策工具——关税和配额的经济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随着进口限制越发严格,进口商品和国货价格同时上升,消费者剩余明显下降,国内产业利润有所提高,国外利润显著减少,世界总福利因此大幅下降,但伴随国内外产品质量趋同,进口限制对世界总福利的损害有所降低。另外,当国货质量较低时,国内总福利随配额的减少而降低;当国货质量较高时,国内总福利随配额的减少而提高。

    2012年01期 v.28;No.181 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4K]
  • 出口二元边际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基于中美1992~2009年微观贸易数据的实证研究

    宗毅君;

    文章通过6位数HS微观贸易数据,计算了中美两国对世界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实证分析了"二元边际"对两国出口竞争优势的影响及贡献。结果表明,"二元边际"对中美两国出口竞争优势的增长均有拉动作用,但对美国竞争优势的贡献要高于中国;其中,源于产品种类创新或新产品创造的"广度边际",是美国出口竞争优势的最主要来源,但不是中国出口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

    2012年01期 v.28;No.181 2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6K]

国际贸易

  • 环境规制、要素禀赋与出口贸易的动态关系——基于我国污染密集产业的动态面板数据

    李玉楠;李廷;

    环境规制和要素禀赋均会影响某地区的比较优势,但环境规制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特别是对于污染密集型产业来说。文章建立产业环境污染指数来定义污染密集型产业,同时建立环境规制强度评价体系来计算产业的环境规制强度,并以HOV模型为基础建立动态面板方程,对我国污染最为密集的四个行业的环境规制和出口贸易进行估计。估计的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显著的,出口量和环境规制程度之间呈现出"U"型的关系,而且在现有经济水平下大多数制造业处于拐点左侧,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仍不利于产业发展和出口贸易。

    2012年01期 v.28;No.181 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 扩展边境效应模型的鲁棒性检验研究——基于中美港口航运贸易数据

    朱海霞;

    在边境效应引力模型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考虑贸易方向、适用于港口进出口航运贸易的边境效应引力模型的扩展模型,基于2005~2009年中美港口数据采用六种方法对构建的扩展模型进行鲁棒性检验和非线性检验。结果发现:构建的扩展模型是一个较优的模型,进出口港口的经济总量、吞吐量和两个港口之间的经济距离是影响双边航运贸易量的关键因素;距离的计算方法会造成边境效应的高估或低估;国家的有形边境会造成无形的贸易障碍,并在进出口两个方向上对贸易的阻碍程度是不对称的,但都显著存在。

    2012年01期 v.28;No.181 43-5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粤港澳台经济合作

  • 泛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趋同效应实证研究

    周天芸;黄亮;

    通过对泛珠江三角地区9+2个城市1992~2008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泛珠三角地区的人均产出存在条件趋同,而产业结构调整则存在绝对趋同。由于各地区的先天性差异以及制度性缺陷,导致地区间协同效应受限,使得泛珠三角地区的合作并未完全有效的发挥,地区间产业存在着同构化问题,经济发展速度仍然存在差距。

    2012年01期 v.28;No.181 52-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6K]
  • 广东省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演变及布局特征

    方远平;周雁;

    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在采用极差与极商、变异系数、Theil系数分析法的基础上,运用1992~2009年广东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据,考察广东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格局及演变趋势。广东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区域差异较大,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1992年以来,各地区间外商直接投资额绝对差距扩大,相对差距在波动中伴有一定程度的上升,离散系数平缓上升;省内外商直接投资空间分布的总体差异先上升后下降,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影响程度略强于区域间差异,且西翼地区内部差异对全省总体差异的影响最大,珠三角区域内部差异对总体差异影响最小。

    2012年01期 v.28;No.181 65-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5K]

国际金融与投资

  • 基于管理熵和管理耗散理论的FDI溢出效应分析——以中国信息通信企业为例

    林进智;任佩瑜;

    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效率。遵循管理熵理论,封闭的企业系统缺乏创新要素,必然导致自身效率衰减;遵循管理耗散理论,来自外部的FDI则促进了内资企业的创新,带来企业效率改善;而FDI的溢出效应,就是企业自身效率递减与创新带来的企业效率改善的综合。在FDI促进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它们的协同能使企业效率的改善倍增。

    2012年01期 v.28;No.181 74-8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6K]
  • FDI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研究

    喻旭兰;刘舒;

    文章通过使用1990~2008年度的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东亚国家的FDI与区域内投资和贸易一体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而言,在区域生产网络机制的作用下,FDI的流入将促进东亚区域内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流动,有利于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当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缓慢的背景下,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吸引外资,是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错选择。

    2012年01期 v.28;No.181 8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0K]

国际经贸法规

  • 美欧地理标志之争对东亚的影响

    吕苏榆;

    美国与欧盟的地理标志之争,对东亚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促使东亚地理标志法律保护意识崛起。"地理标志"概念被移植,国内地理标志法律保护体系得以形成。其次,导致东亚地理标志保护立场分化。日本、台湾地区成为"亲美派",中国大陆及韩国则保持中立。再次,促使东亚地理标志国际摩擦受到关注。东亚"中立派"在地理标志之争中的态度将逐渐趋于明确;"官民协作"将成为东亚地理标志维权的一大发展趋势。

    2012年01期 v.28;No.181 98-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4K]
  • FTA战略下韩国的贸易调整援助制度及启示

    蓝天;

    韩国的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为适应本国FTA发展战略、应对贸易自由化对竞争弱势产业产生的冲击而建立。文章通过对其制度内容的解析,发现该制度具有援助范围全面、援助目标明确、贸易调整措施多元化、操作方式灵活及运行制度规范等特点;在实施效果的评价上,发现该制度虽然对企业的援助效果不尽明显,但是对农渔业人等的援助力度突出,它对于提高韩国的产业竞争力、平稳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01期 v.28;No.181 109-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 下载本期数据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访问量:42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