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探索

经贸理论

  • 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分析

    尚涛;

    文章探讨了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这两套不同的理论范式背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问题,认为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理论实际上是在简单性与复杂性世界观下的两套概念体系。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简单性世界观的基础之上,具有简单性世界观的一系列特征;而竞争优势理论是建立在复杂性世界观基础之上的,是一种复杂性思维方式,二者在研究方法、可证伪性和可覆盖性、概念的完备性和严密性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别。这两套理论各自有缺陷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2009年03期 v.25;No.147 4-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K]
  • 我国经济产业政策与SCM的冲突与协调

    韩缨;

    一国的经济产业政策有其存在和实施的必要性,但政府所采取的优惠措施可能面临他国反补贴审查的风险。我国加入WTO后,他国针对我国反补贴案件数量增加,有历史遗留的原因,也有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因素。当前我国经济产业政策与SCM的冲突主要体现在部分地区存在的不合理补贴和中央针对特定产业颁布的优惠政策可能遭遇反补贴调查。我国政府应采取措施,转变产业政策制定思路和方法,及时整理和调整现行产业政策,充分利用不可诉补贴,加强与贸易伙伴国的沟通和协调,积极积累经验,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

    2009年03期 v.25;No.147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白云国际论坛

  • 2008白云国际经贸论坛综述

    肖鹞飞;黎海珊;

    <正>2008年时值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30年之际,30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举世瞩目,成果斐然;2008年适逢全球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之秋,中国的外围经济频频出现危机和衰退征兆。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窗口,广东经济

    2009年03期 v.25;No.147 15-17+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 开放经济下的贸易安全:内涵、挑战与应对思路

    何传添;

    随着我国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各国的体制机制、发展水平以及世界经济等的变化将给我国贸易安全带来新挑战。调整外贸战略和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维护我国的贸易安全,带动国内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需要有长远的战略思维,不仅要制定和执行好国际经济政策,提高政府的带动效率,完善外贸发展的促进和支持体系,而且要在国际社会牢牢把握对我国维护贸易安全起关键作用的战略资源。

    2009年03期 v.25;No.147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国际贸易

  • 知识溢出与中国FDI地区分布的非均衡增长

    陈继勇;彭巍;

    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地区非均衡增长现象由来已久。已有的研究表明,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区域的地理位置、投资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文章在企业学习能力与区域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知识溢出与FDI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知识溢出的学习能力及区域创新能力是影响FDI地区分布非均衡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西部地区应着力提高自身经济水平与自主创新能力,注重区域间溢出效应等政策与建议。

    2009年03期 v.25;No.147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 中国动漫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张笑;魏婷;

    从世界范围来看,动漫产业已经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文化产业,而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才刚刚起步。文章利用波特钻石模型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国动漫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联合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际合作,才能真正提高中国动漫产业国际竞争力,以供商榷。

    2009年03期 v.25;No.147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韩经贸关系调整及对策

    刘瑞;周人杰;

    中韩建交16年来,两国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次贷危机"的爆发对中韩两国经济与贸易形成重大冲击。包括贸易逆差在内的中韩双边经贸关系中的固有问题发生了一定变化。面对全球金融风暴,中韩两国应该加强金融合作、改善贸易环境,同舟共济、勇闯难关。

    2009年03期 v.25;No.147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粤港澳经济

金融与投资

  • 公司金融中介理论综述

    黄旭平;

    公司金融中介行为指公司销售商品,同时允许买者在未来的一个时期延期付款的经济现象。公司金融中介理论包含:金融优势论;降低交易成本论和质量保证论。公司金融中介行为的货币交易中介功能可能弱化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高度依赖于公司金融中介行为的国家存在较高的产出增长率,这主要来自于现存的企业增长,而不是公司数目的增长。次贷危机下公司金融中介存在放大和缩小危机机制。公司金融中介危机是次贷危机的衍生发展,为此,政府应该直接向相关公司提供信用担保。

    2009年03期 v.25;No.147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中部地区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实证研究

    李练军;

    近20多年来,中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文章利用最新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回归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对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全面的实证分析认为,中部地区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尽管能够相互促进,但它们之间基本上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了中部地区贸易投资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2009年03期 v.25;No.147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服务贸易

反倾销

经贸法规

  • 对中国与CISG有关声明中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

    张为国;

    就中国与CISG有关声明而言:首先,中国"非书面形式规定保留"的真正对象是CISG第11条、第29条和第二部分(第15条第2款和第22条除外)。之所以排除第15条第2款和第22条,是因为尽管其允许"发价的撤回"和"接受的撤回"得以非书面形式作出,但逻辑上并不允许"发价"和"接受"的意旨表示可以非书面形式作出。其次,无论是根据《香港通知函》和《澳门通知函》的规定,还是对CISG第93条作字面意思理解或作扩大理解,CISG对香港和澳门不适用。最后,尽管中国撤回对CISG所作相关保留会导致相关货物销售合同(包括其形式)法律适用的变化,亦应撤回相关保留。法律适用的变化是撤回相关保留之果,而非其因。

    2009年03期 v.25;No.147 6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环境法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国外研究综述

    韩军伟;

    环境法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综述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问题:环境法规是否会削弱一国产业的竞争力,环境法规是否会引起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各国不同的环境法规严厉程度是否会引起"生态倾销"以及环境法规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协调。文章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发现:环境法规虽然会对国际贸易的各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但是没有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

    2009年03期 v.25;No.147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 CAFTA早期收获产品的贸易效应评估

    徐婧;

    文章基于1999~2006年中国和东盟五国早期收获产品(EHP)贸易流量数据,应用贸易比重指数和行业贸易引力模型,评估中国和东盟五国早期收获产品的贸易效应。结果表明,CAFTA对成员国的EHP区内出口具有贸易扩大效应;同时对东盟五国之间和区外国家与成员国的EHP进出口存在贸易转移效应。在CAFTA今后的建设中,成员国应该采取措施,在促进区内贸易扩大的同时,减少对区外的贸易转移,以获得更大的贸易创造。

    2009年03期 v.25;No.147 76-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学术交流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访问量:42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