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探索

校园动态

白云国际贸易论坛

经贸论坛

  • 标准对国际贸易影响效应的研究及政策借鉴

    葛京;王益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标准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越来越显著。文章搜集了不同研究对象国家1996~2005年超过的60个产业的标准和国际贸易数据,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得出标准对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的影响效应及其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制定国家标准化工作中长期战略、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国家标准化工作等方面对我国标准化活动的政策建议。

    2009年02期 v.25;No.146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基于上下游垄断市场结构反倾销税率的博弈分析

    王珂珂;钟根元;

    文章运用经济学原理和博弈论中的逆向归纳法,通过建立一个基于垂直市场结构的国内外上下游垄断的产业模型,在假定企业和政府均处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下,推导出国内社会福利最大化下的最优反倾销税率,发现一国最优反倾销税率与本国市场容量正相关,与出口国企业的生产成本负相关。文章建议我国企业努力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大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出口份额,我国政府应通过国际谈判等争取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更加公平公正待遇。

    2009年02期 v.25;No.146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国际贸易

  • 中韩产业内贸易结构的实证研究

    吴宏;胡春叶;

    运用GL指数和GHM方法对中韩产业内贸易的结构性特征展开实证分析发现:中韩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格局基本保持一致,并朝着高级化的方向发展。但在产品质量上,中韩两国产业内贸易以垂直型为主,并且中国在低质量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上占主导地位,反映出我国实际获得的贸易利益有限。因此,必须大力提升中国出口商品的技术水平,改善中韩贸易结构,促进中韩双边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2009年02期 v.25;No.146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 论我国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转型的战略性调整——基于微观企业层次的分析

    洪联英;刘解龙;

    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转型遭遇微观企业准备不足的困境,需要进行战略性调整。文章提出新的调整模式应该由三个核心内容组成:第一,大力发展有为企业;第二,优化外源式开放战略;第三,启动内源式开放战略。为实现这一新的调整模式,当前需要:着力实现宏观调控制度理念的创新、构建政府与企业的合力、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支撑环境;同时,还需要从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引资政策和贸易政策进行战略性政策调整与组合,构成一个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导向体系。

    2009年02期 v.25;No.146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粤港澳经济

  • 城市间产业集聚与产业分工演化——基于1998~2007年广东省城市工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舒元;杨扬;

    文章利用城市区位基尼系数、产业基尼系数和产业专业化系数,精确刻划了广东省21个地级市38个二位码制造业1998~2007年间的产业集聚和产业分工的演进态势。研究发现:广东省近年来制造业的集聚程度整体水平较高,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的核心城市;但城市基尼系数从2005年到2007年逐年下降,产业逐渐显现出向周边地区转移的趋势;产业逐步转移的同时,珠江三角城市的专业化产业分工也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2009年02期 v.25;No.146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 基于AHP法的2010年广州亚运会物流中心选址分析

    肖红;王世刚;

    第十六届亚运会将在广州召开,届时将会产生庞大的物流需求,为了满足爆发性激增的物流需求,需要设立物流中心。亚运物流中心选址问题是亚运物流中心设立的关键。文章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广州市政府规划的八大物流园区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最终得出相对较优的选址方案。

    2009年02期 v.25;No.146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K]
  • 区域工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化——基于广东省2000~2006年的实证研究

    丁焕峰;周月鹏;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四大区域经济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区域间工业发展水平差异显著。东西两翼和山区都进行了一系列的结构调整,但与珠三角的差距不见缩小,反而日益扩大。文章认为这种现象可以归结于东西两翼和山区的工业结构调整的被动性以及不适当的专业化。为此山区与东西两翼必须采取变被动调整为主动调整,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

    2009年02期 v.25;No.146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金融与投资

  • 我国三大经济圈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实证分析

    代中强;

    文章利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面板数据实证得出,垄断优势论、邓宁的经济发展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说以及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优势和拉奥的技术地方化优势理论能够解释这些地区内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而规避贸易摩擦的动机不能够解释区域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同时由于存在假外资,"策略型"对外直接投资动机并不成立。

    2009年02期 v.25;No.146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次贷危机下加快我国保理业务发展的探讨

    路芳芳;段元萍;

    近一阶段受"次贷危机"和美国经济走缓的影响,我国政府采取了"下调贷款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准备金率"的政策,这使得当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有所缓和,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然而,对于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的保理业务来说,此刻正是加快其发展的大好机遇。文章详细分析了"次贷危机"下,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机遇,及目前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能使该项业务在我国更好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2009年02期 v.25;No.146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研究综述

    王治;王耀中;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研究长期滞后于实践发展,其理论研究主要以传统的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为分析框架来解释其动因,实证研究则主要考察其决定因素。由于服务业区别于制造业的特性,有必要结合服务业自身特点提出一套新的理论来分析指导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尚无定论,如何在吸引外资发展本国服务业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之间保持平衡,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

    2009年02期 v.25;No.146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区域经济

  • 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现状、重点和模式

    丰志勇;何骏;

    总部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效应不仅促进了企业的加速发展,更促进了所在区域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而言,发展总部经济不仅可以促进上海的国际竞争力,更能带动长三角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上海总部经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重点、模式和建议。

    2009年02期 v.25;No.146 61-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 欧盟区域差距演变的历史测度

    邓翔;路征;

    《罗马条约》之后,欧盟的地区差距问题一直是欧盟政策的重点。文章利用欧盟近50年的数据,采用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分别对欧盟区域差距的历史演变做了全面分析,主要结论是,EU15区域差距以1980年代初期为转折点,之前为缩小趋势,之后呈缓慢扩大的趋势;EU25区域差距在1993~2000年呈上升趋势,而在2000~2006年期间差距却明显下降。

    2009年02期 v.25;No.146 67-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美国农业基础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张金艳;

    在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强国的历程中,美国积累了丰富的农业基础建设经验:奉行"以农立国"信念;创建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农业经营制度;发展农村交通、电力、通讯;创立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体系等。这些经验对于我国农业基础建设的启示主要是:以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观念统领经济建设行为;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中心;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政府是主体;强化法制建设,提高政府的法律意识。

    2009年02期 v.25;No.146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经贸法规

  • 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执法保护的国际经验

    马虎兆;马辉;

    如何提高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执法保护水平是中国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文章选取了六个先进国家或地区作为分析对象,对各国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执法保护的做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分析,探讨了各国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执法保护的一般规律和趋势,发现其主要经验启示为:提高政府和社会的认识、完善立法、建立有效执法体系、形成社会合力机制、注重本国利益等。

    2009年02期 v.25;No.146 77-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 自由贸易协议谈判中的国际劳工标准问题

    佘云霞;汪培;

    国际劳工标准是一种规范全球范围劳工事务的制度。经济全球化导致劳工标准问题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发达国家采取了将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的方式推进劳工标准的实施,并在地区层次和双边层次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全球层次的谈判则陷入"囚徒困境"。这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劳工标准领域博弈的结果。中国在劳工标准领域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009年02期 v.25;No.146 82-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学术资料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访问量:42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