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提出的多边投资协议谈判的理由并不充分,其要求缔结的全面的、广义投资定义的、以保护投资者为宗旨的多边投资协议,可能对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战略产生负面影响。在现阶段,发展中国家不应赞同举行多边投资协议谈判。如果迫不得已进行谈判,发展中国家应积极参与,采取团结一致的立场,坚持只讨论直接投资、对外资的保护仅限于开业后、协议必须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求和协商一致通过等原则。中国对多边投资协议谈判问题不能袖手旁观,应积极采取适当的对策,同时加速自主的投资自由化进程,并争取早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使自己在可能进行的重要的多边投资协议谈判问题上取得主动权。
发展中国家存在一条理想的动态贸易增长路径,贸易的增长是分阶段的,在不同阶段推动贸易增长的动力不同,相应的产业结构和国家贸易战略也要随之调整。中国近年的贸易增长处于增长路径的第一阶段,已面临着动力转换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贸易动力转换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一些调整方向和措施上的建议。
本文通过对目前内外资政策差异的分析,提出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引资任务具有复杂性的背景下,对待外资企业不应实行一刀切式的国民待遇,而应实行主动的“差别国民待遇”,区别利用外资,使不同质、量的外资与我国的产业政策和引资需要相适应,达到外资配置的最佳状态。
由于大多数西方国家在反倾销调查中将我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导致我国出口产品遭到诸多反倾销指控,并且多数最终被裁定成立倾销和被征收较高倾销税,目前我国已成为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之一。本文介绍了西方国家法律就此问题的有关规定,分析了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以及西方国家在此问题上态度的变化,提出今后我国在对付外国反倾销时应当争取取消“非市场经济国家”待遇,在“入世”后更应及时利用世贸组织及其反倾销规则以获得缔约国公正、平等的待遇。
澳门与内地经贸关系有着悠久的历史。澳门回归祖国后,与内地经贸合作和交流更加便捷和广阔。本文从改善产业结构、充分调动和发挥私营企业的作用,充分利用澳门在国际关系上的特殊优势,合力拓展国际市场、扩大相互直接投资以及积极开展两地科技合作等方面论述了澳门回归后与内地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
今年4月10日,《中美农业合作协议》正式签署,协议将允许中国的小麦和柑橘市场对美国若干个州的农场主开放,提高这些产品中国进口额中的美国份额。由此看来,外国的农产品尤其是美国的小麦、柑橘等将会大量进入中国。中国的农业是否会一触即溃呢?农业的前景将是如何?本文将从种植业、牧富业、水产业和林业分别叙述农业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适当估算有关的收益与成本,并提出若干可供操作的政策性建议。
跨国银行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使其拥有得天独厚的扩张潜力和规避能力,给单一国家的金融监管增加了难度。9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风潮迭起,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均加强了对跨国银行的联合监管。本文从分析跨国银行国际监管的新趋势入手,并结合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的现状及症结,探求跨国银行国际监管趋势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的借鉴意义。
外国直接投资在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作用更为重要。以实施不同经济发展战略国家相比较,出口导向型的国家比进口替代型的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更能促进其经济增长。从我国改革开放20年经济快速增长的实践来看,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为了保证我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持续增长,就必须鼓励外国直接投资。本文通过对若干国家经验性的定量分析研究,对外国直接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展开讨论。
本文首先指出投资环境评价的二重性问题,强调我们改善投资环境应当从东道国而不是外商的角度出发,看这样的环境在多大程度上可实现我国利用外资的目的,取得利用外资的最大效益。在这个新的取向指导下,探讨了当前我国投资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相应提出了一些新的改进方法。
本文论述了市场营销与伦理道德的相互联系、共变互动关系,提出市场营销孕育着营销新伦理的曙光,呼唤着伦理道德的蓬勃发展。同时,伦理作为市场营销活动的特殊调节方式,是促进市场营销活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文中还提出了必须自觉遵守的4条市场营销伦理规范。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发展一批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而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跨国经营状况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创建我国的跨国企业依然任重道远。跨国购并以其特有的效应将成为以后企业跨国经营的主要方式。本文分别从理论上,从实践中对跨国购并的涵义、效应以及我国企业进行跨国购并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实行外贸代理制并不等于经营方式的简单转变,外贸代理制的顺利推行有赖于代理人市场的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代理人市场在有关的形成机制、市场条件、法律制度、利益保障、微观基础、具体运作、思想认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及政策建议。
自1999年10月1日之后,我国对外贸易合同既有可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又有可能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本文从适用的范围、合同订立的形式、不安抗辩权、解除合同、损害赔偿几方面对两者作了详细的比较,以助我国的外贸人员选择更为适用的法律来确保自己在合同中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已于1999年3月15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国内外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加强,我国现行三部合同法中的一些内容与实际生活越来越不一致,甚至对经济发展产生障碍,三部合同法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日渐显现,制定统一合同法势在必行,新《合同法》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遵循与国际惯例接轨、融入世界经济大市场的宗旨。在吸收了世界各国先进的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本文试图将国际贸易领域中最重要的公约──《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与新《给同法》若干规定作比较,并对新《合同法》作出简要评析。
经济全球化浪潮迭起,国际融资活动日趋频繁。担保是融资业健康运行的重要保证。本文在借鉴外国现代融资担保作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担保法》的缺陷和改进的对策。
我国利用外商投资和保护环境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对待两者要有正确的态度。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调整外商投资领域中环境保护问题法律框架,并对我国利用外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在环境立法和执法方面还存有诸多缺陷。因此,有必要在外商投资领域完善环境立法,加强环境执法,以推动我国对外经贸的可持续发展。
成立中外合资旅行社是我国旅游行业的一件大事,它必将对我国的旅游业乃至整个服务业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就这一战略举措的背景、意义、存在问题及对策做了初步探讨。
本文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提出了90年代广东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整个农产品净出口近几年出现负增长,其发展趋势将可能出现贸易基本平衡,甚至出现负增长;出口种类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一些传统农产品出口下降,没有充分发挥广东省的自然和地理优势;进口中的畜产品、水产品、粮油和饲料增长过快;进出口市场过分集中香港。
本文研究归纳了外贸英语中有关报关、索赔和理赔信函的原则、策略和常见步骤,分析阐明了此类信件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技巧。
当今时代,是人类历史上风云际会,波涛起伏的一个重要时代。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每个国家都在考虑面向21世纪本国发展的问题,并且为此普遍地加强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作为世界多极化态势下的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的中国和俄罗斯,已经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构筑“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深化两国新型伙伴关系的主题,使双方的“战略协作”走上实效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发展务实的经贸合作已成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最重要内容。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