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探索

  • 过剩经济与我国出口主导产业选择

    杜希尧,赵利宏,廖进中

    我国经济已告别短缺,迈入过剩经济时代。在这一经济背景下,如何选择、调整我国的出口主导产业?本文拟通过建立一种出口产业评价体系来探讨这一问题。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私营生产企业可申请自营进出口权的审批标准

    一、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私营生产企业可申请自营进出口权:(一)已经在生产企业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登记注册、领取了营业执照,注册酱和净资产均在850万元人民币以上;(二)连续两年年销售收入、出口供货额分别在5000万元人民币和100万美元9机电产品...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出口贸易引擎作用衰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崔永菊

    出口贸易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我国,出口贸易的引擎作用确实发挥了作用,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终究会制约出口贸易引擎作用的发挥。为了保持出口贸易的强有力的增长,继续发挥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强有力的带动作用,提高机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关键。只有对机电产业进行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才能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必须加快国内的技术外溢,使先进技术在国内迅速广泛传播,提高整个机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论世界银行信贷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刘澄,商燕

    世界银行作为一个国际开发机构,通过其信贷政策的调整来推行其经济发展理念,以达到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目的。90年代以来,世界银行加强了在减轻贫困、保护环境、人力资源开发、减轻债务、加强私营部门发展等方面的投入。世界银行的信贷政策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率、改善经济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出现放款标准审查不严、通过信贷政策推行政治理念、干涉别国内政等弊端,还有待在实践中完善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论战后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变革

    王运祥

    世界贸易组织(WTO)已于1995年1月1日成立。这既是关贸总协定(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该协定经过47年运作后的一次重大飞跃。它不仅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IBRD)一道在国际经济领域发挥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方面发挥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拟通过对战后自GATT到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演变和发展的回顾,对WTO这一机制在维护世界经贸秩序,化解国际贸易纠纷的现实作用加以分析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试论金融衍生市场监管的国际动态

    栗勤

    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衍生市场动荡加剧,暴露了部分市场参与者内部风险管理的漏洞。面临衍生业务发展的挑战,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突破了传统的以外部法规体系为主的监管思想,建立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励市场参与者加强内部风险管理的监管原则,并在健全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资本充足标准、改善信息披露和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试论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贺存勖,蔡庆辉

    外资银行在我国已有近20年的发展,我国外资银行监管工作虽然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无论在监管的程度、广度和力度上都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存在着诸多金融风险隐患。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灾难性后果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现阶段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已成为我国深化金融改革,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重要课题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巴塞尔核心原则》与国际银行业有效监管

    关家涛

    本文从7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及近年来巴塞尔委员会的工作两方面分析了《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即《巴塞尔核心原则》)产生的背景和条件。详细介绍了《巴塞尔核心原则》的内容,并归纳了该文件的特点。最后从适用范围、指导思想、监管方法3方面对《巴塞尔核心原则》作出评析,进而指出:《巴塞尔核心原则》汇集了巴塞尔委员会和发达国家银行监管方面的成果,是在巴塞尔委员会以往发布文件基础上的提高,是国际银行业监管的一份划时代的文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过剩经济与我国出口主导产业选择

    杜希尧,赵利宏,廖进中

    我国经济已告别短缺,迈入过剩经济时代。在这一经济背景下,如何选择、调整我国的出口主导产业?本文拟通过建立一种出口产业评价体系来探讨这一问题。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私营生产企业可申请自营进出口权的审批标准

    一、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私营生产企业可申请自营进出口权:(一)已经在生产企业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登记注册、领取了营业执照,注册酱和净资产均在850万元人民币以上;(二)连续两年年销售收入、出口供货额分别在5000万元人民币和100万美元9机电产品...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出口贸易引擎作用衰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崔永菊

    出口贸易是一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我国,出口贸易的引擎作用确实发挥了作用,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强,终究会制约出口贸易引擎作用的发挥。为了保持出口贸易的强有力的增长,继续发挥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强有力的带动作用,提高机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关键。只有对机电产业进行技术革新与技术改造,才能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必须加快国内的技术外溢,使先进技术在国内迅速广泛传播,提高整个机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论世界银行信贷政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刘澄,商燕

    世界银行作为一个国际开发机构,通过其信贷政策的调整来推行其经济发展理念,以达到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目的。90年代以来,世界银行加强了在减轻贫困、保护环境、人力资源开发、减轻债务、加强私营部门发展等方面的投入。世界银行的信贷政策对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率、改善经济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出现放款标准审查不严、通过信贷政策推行政治理念、干涉别国内政等弊端,还有待在实践中完善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论战后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变革

    王运祥

    世界贸易组织(WTO)已于1995年1月1日成立。这既是关贸总协定(GATT)乌拉圭回合谈判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该协定经过47年运作后的一次重大飞跃。它不仅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IBRD)一道在国际经济领域发挥巨大的影响,而且还在解决国际贸易纠纷方面发挥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拟通过对战后自GATT到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演变和发展的回顾,对WTO这一机制在维护世界经贸秩序,化解国际贸易纠纷的现实作用加以分析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试论金融衍生市场监管的国际动态

    栗勤

    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衍生市场动荡加剧,暴露了部分市场参与者内部风险管理的漏洞。面临衍生业务发展的挑战,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与国际金融监管机构突破了传统的以外部法规体系为主的监管思想,建立了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激励市场参与者加强内部风险管理的监管原则,并在健全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资本充足标准、改善信息披露和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试论外资银行的有效监管——外资银行监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贺存勖,蔡庆辉

    外资银行在我国已有近20年的发展,我国外资银行监管工作虽然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无论在监管的程度、广度和力度上都远远落后于国际水平,存在着诸多金融风险隐患。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灾难性后果给我们敲响警钟,因此,现阶段如何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已成为我国深化金融改革,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重要课题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巴塞尔核心原则》与国际银行业有效监管

    关家涛

    本文从70年代以来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及近年来巴塞尔委员会的工作两方面分析了《银行业有效监管核心原则》(即《巴塞尔核心原则》)产生的背景和条件。详细介绍了《巴塞尔核心原则》的内容,并归纳了该文件的特点。最后从适用范围、指导思想、监管方法3方面对《巴塞尔核心原则》作出评析,进而指出:《巴塞尔核心原则》汇集了巴塞尔委员会和发达国家银行监管方面的成果,是在巴塞尔委员会以往发布文件基础上的提高,是国际银行业监管的一份划时代的文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资本外逃:规模、成因及对策

    代军勋

    本文针对中国当前越来越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用国际上通行的两种计算方法估算了中国资本外逃的规模,并对导致这种大规模资本外逃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是侧重于中国的独特成因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授予私营企业对外经营权的几点经济分析

    庞波

    赋予部分私营企业进出口权的决定对今年外贸出口回升、促进大量私营企业和院所良性发展都有着积极效果。本文主要从政策出台的国内国际经济背景出发分析该政策的必要性。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了该政策的短期、中期效果:国际市场的供需状况及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特点;由此引出的地区性发展不平衡及可能的策略;私营企业对此的反应和经营策略、方式的变化;作为监控、管理的有关部门及行业商会等相应应当考虑的措施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保护和发展我国民族工业之研究

    张震

    本文指出如今我国民族工业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经营观念差距导致的主业市场占有率偏低;加工转口贸易带来的冲击;外资大量收购行为的出现;国家、企业用于技术开发投资比例的偏低等问题。本文认为国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以应对挑战;同时要求企业要努力壮大自身力量才能确保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国际贸易货物原产地之确定

    陈勇

    《京都公约》认为,对货物做出实质改变的国家是货物的原产国。实质改变指的是进口原料通过出口国的最后一道生产加工工序改变了基本特性,制成品具有新的不同于原料的特性。《京都公约》列出了测度实质改变的三条具体标准:税目改变标准、从价比例标准以及加工工序标准。从这三条标准在实践中的使用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对利用“打包放款”和“出口押汇”诈骗的识别与防范

    孙满

    我国商业银行为了支持外贸出口企业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开展了“打包放款”和“出口押汇”业务,缓解了出口企业资金不足的矛盾,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另一方面也给某些不法商人钻了空子,从中行骗,从而给有关银行和企业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和揭露了这些诈骗行为,为有关方面防范类似诈骗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 缅甸加入东盟后的经贸状况

    林锡星

    东盟对缅甸采取“建设性接触”政策,顶住美国和欧盟的压力,把缅甸拉入东盟。在缅甸加入东盟之前,与东盟诸国之间的往来频繁,东盟对缅甸的投资占外国对缅甸投资总额的一半,大有发展趋势。缅甸加入东盟后,恰逢东南亚发生金融风暴,东盟各国无法到缅甸进行新的投资,外资流入停顿,缅甸自己也跟着陷入了危机。缅甸不仅受到外围环境的影响,自己本身也存在许多内在问题,今后一两年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或许会在中国与东盟之间保持平衡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知识经济与优化湖北出口产业结构透视

    杨昌荣

    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产业将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转变为以知识函数为基础的分工。湖北出口产业结构与未来知识经济接轨定位的优化调整目标,初步设想分为准备进入和进入知识经济两大步。优化湖北出口产业结构的理论依据是知识集约型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并遵循技术创新、比较优势为先导、差异互补、有所为有所不为、分段优化和梯度推进和规模适度的6项调整原则,以及微观自控和宏观推进的9项优化策略措施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广东增创外经贸新优势对商检的挑战及对策

    曾颢

    外经贸的发展,在广东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在实施广东“大经贸”战略体系过程中,对广东商检工作也必然产生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6条对策意见,以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广东“三来一补”与“三资”企业形式外资比较

    方奕涛,罗建穗

    “三来一补”和“三资”经济是广东利用外资的两种主要形式,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两种形式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存在着误区。本文深入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三来一补”和“三资”经济在广东的发展态势,阐明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区别,并运用计量的方法比较它们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结论是:这两种形式的外资对广东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都不明显,目前不宜以“优劣”来区别它们,而应该着力于把外资引向与国内产业高度关联的领域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试论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于爱芝

    在新的世界贸易形势下,农产品比较优势问题得到广泛关注。但仅有比较优势是不够的,比较优势不等于竞争优势。我国农产品要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特点与发展建议

    阎金明

    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它既可以使两岸经济在互补的基础上共同实现各自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增强竞争实力,又有利于加深两岸经济的交流与参与程度。然而这种经贸交流活动又面临着台湾当局人为设置的阻碍,因此两岸经济关系呈现不断克服重重阻力、在波折中发展的特征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制约中俄双边经贸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袁其刚

    促进和发展国际间经济往来是参与国都受益的事情。中俄两国政府建立面向21世纪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双方经济交往带来了契机。制约双边经贸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是双边企业如何建立彼此互补性的竞争优势。互补性的竞争优势得益于企业各自竞争实力发展;得益于两国政府完善的国内市场运行机制的建立;得益于双边文化交流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非洲的经贸发展与中非经贸关系

    谢瑜

    非洲拥有丰富的资源。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丰富的资源使非洲成为许多国家努力开发的目标。本文阐述了非洲的经贸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关系,并提出了发展中非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亚太经合的“得失”与前瞻

    廖小健

    因没有落实9个部门首先自由化的计划,且成员国之间的诸多矛盾,有评论认为1998年的亚太经合会议“一无所获”,该组织不久将“无疾而终”。本文持不同看法,认为会议有3大收获:讨论亚洲经济问题且承诺提供实际援助;推动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发展中成员的地位明显提高。本文还认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亚太经合为成员国提供的经贸机会和理想论坛,以及美国对该组织的浓厚兴趣,该组织将继续存在和发展,并为推进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而发挥重要的作用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从衰退到复苏——浅谈东南亚经济复苏的时间和条件

    曹云华

    金融危机使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目前,东南亚国家正在与经济衰退作斗争。由于地区和全球经济环境的恶化,东南亚经济复苏之路变得更加漫长、遥远和更加困难重重。制约东南亚经济复苏的国内外条件主要有:能否保持社会政治稳定;能否尽快恢复外国投资者的信心;能否进行较为彻底的经济调整与改革;地区和全球经济环境能否尽快好转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商务英语策略

    李贻定

    一股研究商务英语的浪潮正在全国高等学府兴起,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商务英语研究委员会1998年11月在厦门大学举行的成立大会及研讨会便是这个浪潮的前沿。作为这个浪潮中的一滴水,本文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特别是国际贸易一环,对商务英语工作者给予了应有却未曾有过的评价;对商务英语作了一个界定。既然经济发展包含许多要素,也有百分比,那么商务英语的要素与百分比是什么?作者类比之后设想了一个Pie理论的雏形。也许,同样算得新颖的是,作者还提出了商务英语的四个基本特性:双重性、集中性、操作性、语言相容性,希望有助于推波助澜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资本外逃:规模、成因及对策

    代军勋

    本文针对中国当前越来越严重的资本外逃现象,用国际上通行的两种计算方法估算了中国资本外逃的规模,并对导致这种大规模资本外逃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是侧重于中国的独特成因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授予私营企业对外经营权的几点经济分析

    庞波

    赋予部分私营企业进出口权的决定对今年外贸出口回升、促进大量私营企业和院所良性发展都有着积极效果。本文主要从政策出台的国内国际经济背景出发分析该政策的必要性。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了该政策的短期、中期效果:国际市场的供需状况及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特点;由此引出的地区性发展不平衡及可能的策略;私营企业对此的反应和经营策略、方式的变化;作为监控、管理的有关部门及行业商会等相应应当考虑的措施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保护和发展我国民族工业之研究

    张震

    本文指出如今我国民族工业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经营观念差距导致的主业市场占有率偏低;加工转口贸易带来的冲击;外资大量收购行为的出现;国家、企业用于技术开发投资比例的偏低等问题。本文认为国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以应对挑战;同时要求企业要努力壮大自身力量才能确保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国际贸易货物原产地之确定

    陈勇

    《京都公约》认为,对货物做出实质改变的国家是货物的原产国。实质改变指的是进口原料通过出口国的最后一道生产加工工序改变了基本特性,制成品具有新的不同于原料的特性。《京都公约》列出了测度实质改变的三条具体标准:税目改变标准、从价比例标准以及加工工序标准。从这三条标准在实践中的使用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对利用“打包放款”和“出口押汇”诈骗的识别与防范

    孙满

    我国商业银行为了支持外贸出口企业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开展了“打包放款”和“出口押汇”业务,缓解了出口企业资金不足的矛盾,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另一方面也给某些不法商人钻了空子,从中行骗,从而给有关银行和企业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本文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和揭露了这些诈骗行为,为有关方面防范类似诈骗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 缅甸加入东盟后的经贸状况

    林锡星

    东盟对缅甸采取“建设性接触”政策,顶住美国和欧盟的压力,把缅甸拉入东盟。在缅甸加入东盟之前,与东盟诸国之间的往来频繁,东盟对缅甸的投资占外国对缅甸投资总额的一半,大有发展趋势。缅甸加入东盟后,恰逢东南亚发生金融风暴,东盟各国无法到缅甸进行新的投资,外资流入停顿,缅甸自己也跟着陷入了危机。缅甸不仅受到外围环境的影响,自己本身也存在许多内在问题,今后一两年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或许会在中国与东盟之间保持平衡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知识经济与优化湖北出口产业结构透视

    杨昌荣

    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产业将从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转变为以知识函数为基础的分工。湖北出口产业结构与未来知识经济接轨定位的优化调整目标,初步设想分为准备进入和进入知识经济两大步。优化湖北出口产业结构的理论依据是知识集约型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并遵循技术创新、比较优势为先导、差异互补、有所为有所不为、分段优化和梯度推进和规模适度的6项调整原则,以及微观自控和宏观推进的9项优化策略措施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广东增创外经贸新优势对商检的挑战及对策

    曾颢

    外经贸的发展,在广东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在实施广东“大经贸”战略体系过程中,对广东商检工作也必然产生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了6条对策意见,以适应外贸发展的需要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广东“三来一补”与“三资”企业形式外资比较

    方奕涛,罗建穗

    “三来一补”和“三资”经济是广东利用外资的两种主要形式,但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两种形式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存在着误区。本文深入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三来一补”和“三资”经济在广东的发展态势,阐明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区别,并运用计量的方法比较它们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结论是:这两种形式的外资对广东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都不明显,目前不宜以“优劣”来区别它们,而应该着力于把外资引向与国内产业高度关联的领域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试论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于爱芝

    在新的世界贸易形势下,农产品比较优势问题得到广泛关注。但仅有比较优势是不够的,比较优势不等于竞争优势。我国农产品要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 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的特点与发展建议

    阎金明

    发展两岸经贸关系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它既可以使两岸经济在互补的基础上共同实现各自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增强竞争实力,又有利于加深两岸经济的交流与参与程度。然而这种经贸交流活动又面临着台湾当局人为设置的阻碍,因此两岸经济关系呈现不断克服重重阻力、在波折中发展的特征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制约中俄双边经贸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袁其刚

    促进和发展国际间经济往来是参与国都受益的事情。中俄两国政府建立面向21世纪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双方经济交往带来了契机。制约双边经贸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是双边企业如何建立彼此互补性的竞争优势。互补性的竞争优势得益于企业各自竞争实力发展;得益于两国政府完善的国内市场运行机制的建立;得益于双边文化交流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非洲的经贸发展与中非经贸关系

    谢瑜

    非洲拥有丰富的资源。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丰富的资源使非洲成为许多国家努力开发的目标。本文阐述了非洲的经贸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关系,并提出了发展中非贸易和经济合作的对策建议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 亚太经合的“得失”与前瞻

    廖小健

    因没有落实9个部门首先自由化的计划,且成员国之间的诸多矛盾,有评论认为1998年的亚太经合会议“一无所获”,该组织不久将“无疾而终”。本文持不同看法,认为会议有3大收获:讨论亚洲经济问题且承诺提供实际援助;推动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发展中成员的地位明显提高。本文还认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亚太经合为成员国提供的经贸机会和理想论坛,以及美国对该组织的浓厚兴趣,该组织将继续存在和发展,并为推进亚太区域经济合作而发挥重要的作用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从衰退到复苏——浅谈东南亚经济复苏的时间和条件

    曹云华

    金融危机使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目前,东南亚国家正在与经济衰退作斗争。由于地区和全球经济环境的恶化,东南亚经济复苏之路变得更加漫长、遥远和更加困难重重。制约东南亚经济复苏的国内外条件主要有:能否保持社会政治稳定;能否尽快恢复外国投资者的信心;能否进行较为彻底的经济调整与改革;地区和全球经济环境能否尽快好转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商务英语策略

    李贻定

    一股研究商务英语的浪潮正在全国高等学府兴起,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商务英语研究委员会1998年11月在厦门大学举行的成立大会及研讨会便是这个浪潮的前沿。作为这个浪潮中的一滴水,本文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特别是国际贸易一环,对商务英语工作者给予了应有却未曾有过的评价;对商务英语作了一个界定。既然经济发展包含许多要素,也有百分比,那么商务英语的要素与百分比是什么?作者类比之后设想了一个Pie理论的雏形。也许,同样算得新颖的是,作者还提出了商务英语的四个基本特性:双重性、集中性、操作性、语言相容性,希望有助于推波助澜

    1999年02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下载本期数据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访问量:555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