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龚宇富
70年代末以来,规模经济的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内学术界对此也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但以往数理模型往往显得抽象、复杂,对规模经济的考察难以在一个相对简易的理论框架内进行。本文简要介绍垄断竞争情况下,新贸易学派关于规模经济的一种简化模型。在简化模型基础上,对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贸易模式及贸易收益之间的关系作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杨欢亮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以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经济合作逐步成为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又一种主要方式。然而如何从理论的角度揭示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的原因,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认为,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的成因在于: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的存在,对要素直接移动利益的追逐,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对国际贸易的替代性,要素配置中的多重替代和“联合需求”,丰裕要素的“水平配置”。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何振亚
杠杆收购,就是利用目标企业为担保,通过增加公司的财务杠杆去完成并购交易。杠杆收购与其他形式收购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财务杠杆率高,风险大。杠杆收购高收益、高风险的双刃性,要求并购的主体及参与并购资金安排的金融机构要慎重行事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刘继兵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我国从国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在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任何收益的取得都必须付出相应的成本,利用外资效应也突出地表现为收益和成本两个方面。本文主要针对外商直接投资方式,结合我国利用外资的实践,对我国利用外资成本在产业安全、资源配置、反通货膨胀、环境保护、民族文化保护诸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和理论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完善对外资利用的监管及调控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邱丹阳
亚太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最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我国是亚太地区的大国,又是驱动亚太成为世界中心的最大原动力,因此,亚太的崛起给我国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面临挑战。本文提出我国的亚太战略可概括为:稳定周边,立足亚太。并提出了实施亚太战略的对策措施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刘海云
将博弈论应用于分析跨国经营的战略决策是跨国经营理论分析方法的新进展。本文介绍了一个企业向海外市场扩展业务的战略动机的博弈模型,并提出了其它方面的应用思路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唐星龄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与在母国的直接投资有很多不同。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时应把握好哪几方面的环节?本文结合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实例,具体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中有关企业控制权,企业项目选择及如何降低投资风险等3个方面的策略以供参考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宋萍
90年代以来,国际放贷及投资活动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急于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不惜大举借贷和吸引外资。但由于发达国家对国际放贷及投资活动的操纵和控制,投机资本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风险,并降低了债务国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当务之急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廖力平
《国际经贸探索》1998年第1期刊登了胡松华《第四浪潮:外贸民营化》的文章(以下简称《胡文》),本文认为《胡文》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不清,有部分观点不妥,特此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期讨论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张林春,项剑
全球融资证券化和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使各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如何加强对国际化证券市场的法律监管已成为我国当前证券市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在纵观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现状后,通过对全球在加强国际化证券市场的法律监管方面的透视,指出我国今后在这方面的努力方向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张顺荣
自1992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投资环境的优化,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的数额和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外商,尤其是跨国公司对我国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和优质企业逐渐形成控股态势,并由此产生出诸多法律问题,这已引起了国内有关人士的关注,成为我国学术界和实业界人士的热门话题①。鉴于此,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对外商控股合营企业这一现象及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对策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邱永红
996年底我国已实现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这为国际游资进入我国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风暴充分表明了国际游资的危害性,为此我国必须借鉴有关国家的经验,尽可能减少游资的消极影响。本文从分析国际游资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入手,着重对其法律防范机制的构建做了初步探讨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李炼
本文讨论了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国际环境保护立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其对外贸企业发展的影响,并从我国环境保护及其国际环保立法所具有的合理性、合法性、权威性和强制性的角度,提出了实现我国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与微观对策。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袁永友,尹晓波
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开放对促进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意义重大。但是与开发、开放战略同等重要的环保战略却被人忽视。本文分析了目前长江经济带存在的环保问题,并结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实践,探讨了开放战略与环保战略的双赢对策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杨础
EDI是一种能被运用于多个领域的高新技术。随着EDI在国际贸易中用得越来越多,可能使得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发生变化并最终实现国际贸易的无纸化。本文概括了EDI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状况,并阐述了以电子单证取代纸面单证时所必须解决的法律问题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孙满
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各种名目的引资、融资活动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以假乱真、混水摸鱼之徒,本文对此作了一些粗略的分析和探究,并提出几点防范措施,供有关方面思考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梁军
东莞是广东省玩具出口加工制造业的主要基地之一,去年玩具出口加工收入达12亿美元,各类玩具企业达1100多家。但长期以来,在玩具的设计、接单、销售等方面都受制于人,极大地制约了东莞玩具业的发展。本文结合东莞玩具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我设计、自营生产、自营出口”的战略思路,将东莞建成国际玩具制造中心之一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陈全伟
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面临着一次涉及面更广,更为严重的东南亚货币危机。在这次货币危机中,基金组织不仅再次感到迫切需要加强自身力量,而且遇到了许多新课题和强有力的挑战。基金组织需要对其职能和行为模式进行重新审视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程岗
韩国金融危机的猛烈爆发,有着深刻的内外因素。本文从政府干预经济模式、过份依赖出口、取消外资限制、产业趋同化及僵硬的外汇制度5个方面,分析了其深层原因,使人们对韩国这个“东亚经济发展的典范”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并认为韩国经济要重振雄风,至少需2至3年时间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方奕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渐进式的改革,其实质是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香港是中国内地主要的外贸中介、外贸伙伴,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必然会影响中国内地的对外贸易条件对香港经济的各方面发生作用。本文在分析、评价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的进程的基础上,重点运用国际收支弹性论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通过对内地的外贸的影响给香港外贸行业带来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尝试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检验。文章最后还展望了人民币实现全面自由兑换的前景及其影响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廖力平
《国际经贸探索》1998年第1期刊登了胡松华《第四浪潮:外贸民营化》的文章(以下简称《胡文》),本文认为《胡文》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不清,有部分观点不妥,特此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期讨论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张林春,项剑
全球融资证券化和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使各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如何加强对国际化证券市场的法律监管已成为我国当前证券市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在纵观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现状后,通过对全球在加强国际化证券市场的法律监管方面的透视,指出我国今后在这方面的努力方向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张顺荣
自1992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投资环境的优化,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的数额和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外商,尤其是跨国公司对我国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和优质企业逐渐形成控股态势,并由此产生出诸多法律问题,这已引起了国内有关人士的关注,成为我国学术界和实业界人士的热门话题①。鉴于此,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对外商控股合营企业这一现象及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对策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邱永红
996年底我国已实现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这为国际游资进入我国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风暴充分表明了国际游资的危害性,为此我国必须借鉴有关国家的经验,尽可能减少游资的消极影响。本文从分析国际游资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入手,着重对其法律防范机制的构建做了初步探讨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李炼
本文讨论了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国际环境保护立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其对外贸企业发展的影响,并从我国环境保护及其国际环保立法所具有的合理性、合法性、权威性和强制性的角度,提出了实现我国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与微观对策。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袁永友,尹晓波
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开放对促进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意义重大。但是与开发、开放战略同等重要的环保战略却被人忽视。本文分析了目前长江经济带存在的环保问题,并结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实践,探讨了开放战略与环保战略的双赢对策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杨础
EDI是一种能被运用于多个领域的高新技术。随着EDI在国际贸易中用得越来越多,可能使得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发生变化并最终实现国际贸易的无纸化。本文概括了EDI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状况,并阐述了以电子单证取代纸面单证时所必须解决的法律问题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孙满
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各种名目的引资、融资活动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以假乱真、混水摸鱼之徒,本文对此作了一些粗略的分析和探究,并提出几点防范措施,供有关方面思考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梁军
东莞是广东省玩具出口加工制造业的主要基地之一,去年玩具出口加工收入达12亿美元,各类玩具企业达1100多家。但长期以来,在玩具的设计、接单、销售等方面都受制于人,极大地制约了东莞玩具业的发展。本文结合东莞玩具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我设计、自营生产、自营出口”的战略思路,将东莞建成国际玩具制造中心之一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龚宇富
70年代末以来,规模经济的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内学术界对此也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但以往数理模型往往显得抽象、复杂,对规模经济的考察难以在一个相对简易的理论框架内进行。本文简要介绍垄断竞争情况下,新贸易学派关于规模经济的一种简化模型。在简化模型基础上,对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贸易模式及贸易收益之间的关系作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杨欢亮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以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经济合作逐步成为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又一种主要方式。然而如何从理论的角度揭示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的原因,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认为,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的成因在于: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的存在,对要素直接移动利益的追逐,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对国际贸易的替代性,要素配置中的多重替代和“联合需求”,丰裕要素的“水平配置”。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何振亚
杠杆收购,就是利用目标企业为担保,通过增加公司的财务杠杆去完成并购交易。杠杆收购与其他形式收购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财务杠杆率高,风险大。杠杆收购高收益、高风险的双刃性,要求并购的主体及参与并购资金安排的金融机构要慎重行事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刘继兵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我国从国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在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任何收益的取得都必须付出相应的成本,利用外资效应也突出地表现为收益和成本两个方面。本文主要针对外商直接投资方式,结合我国利用外资的实践,对我国利用外资成本在产业安全、资源配置、反通货膨胀、环境保护、民族文化保护诸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和理论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完善对外资利用的监管及调控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邱丹阳
亚太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最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我国是亚太地区的大国,又是驱动亚太成为世界中心的最大原动力,因此,亚太的崛起给我国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面临挑战。本文提出我国的亚太战略可概括为:稳定周边,立足亚太。并提出了实施亚太战略的对策措施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刘海云
将博弈论应用于分析跨国经营的战略决策是跨国经营理论分析方法的新进展。本文介绍了一个企业向海外市场扩展业务的战略动机的博弈模型,并提出了其它方面的应用思路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唐星龄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与在母国的直接投资有很多不同。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时应把握好哪几方面的环节?本文结合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实例,具体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中有关企业控制权,企业项目选择及如何降低投资风险等3个方面的策略以供参考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宋萍
90年代以来,国际放贷及投资活动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急于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不惜大举借贷和吸引外资。但由于发达国家对国际放贷及投资活动的操纵和控制,投机资本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风险,并降低了债务国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当务之急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陈全伟
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面临着一次涉及面更广,更为严重的东南亚货币危机。在这次货币危机中,基金组织不仅再次感到迫切需要加强自身力量,而且遇到了许多新课题和强有力的挑战。基金组织需要对其职能和行为模式进行重新审视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程岗
韩国金融危机的猛烈爆发,有着深刻的内外因素。本文从政府干预经济模式、过份依赖出口、取消外资限制、产业趋同化及僵硬的外汇制度5个方面,分析了其深层原因,使人们对韩国这个“东亚经济发展的典范”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并认为韩国经济要重振雄风,至少需2至3年时间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方奕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渐进式的改革,其实质是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香港是中国内地主要的外贸中介、外贸伙伴,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必然会影响中国内地的对外贸易条件对香港经济的各方面发生作用。本文在分析、评价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的进程的基础上,重点运用国际收支弹性论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通过对内地的外贸的影响给香港外贸行业带来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尝试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检验。文章最后还展望了人民币实现全面自由兑换的前景及其影响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廖力平
《国际经贸探索》1998年第1期刊登了胡松华《第四浪潮:外贸民营化》的文章(以下简称《胡文》),本文认为《胡文》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不清,有部分观点不妥,特此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期讨论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龚宇富
70年代末以来,规模经济的理论研究及实证分析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内学术界对此也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但以往数理模型往往显得抽象、复杂,对规模经济的考察难以在一个相对简易的理论框架内进行。本文简要介绍垄断竞争情况下,新贸易学派关于规模经济的一种简化模型。在简化模型基础上,对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贸易模式及贸易收益之间的关系作了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杨欢亮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国际贸易发展的同时,以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为主要内容的国际经济合作逐步成为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又一种主要方式。然而如何从理论的角度揭示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的原因,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认为,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的成因在于:生产要素禀赋差异的存在,对要素直接移动利益的追逐,生产要素国际直接移动对国际贸易的替代性,要素配置中的多重替代和“联合需求”,丰裕要素的“水平配置”。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何振亚
杠杆收购,就是利用目标企业为担保,通过增加公司的财务杠杆去完成并购交易。杠杆收购与其他形式收购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财务杠杆率高,风险大。杠杆收购高收益、高风险的双刃性,要求并购的主体及参与并购资金安排的金融机构要慎重行事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刘继兵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我国从国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在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任何收益的取得都必须付出相应的成本,利用外资效应也突出地表现为收益和成本两个方面。本文主要针对外商直接投资方式,结合我国利用外资的实践,对我国利用外资成本在产业安全、资源配置、反通货膨胀、环境保护、民族文化保护诸方面进行实证分析和理论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完善对外资利用的监管及调控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邱丹阳
亚太地区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最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21世纪将是亚太世纪。我国是亚太地区的大国,又是驱动亚太成为世界中心的最大原动力,因此,亚太的崛起给我国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面临挑战。本文提出我国的亚太战略可概括为:稳定周边,立足亚太。并提出了实施亚太战略的对策措施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孙满
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各种名目的引资、融资活动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以假乱真、混水摸鱼之徒,本文对此作了一些粗略的分析和探究,并提出几点防范措施,供有关方面思考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唐星龄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与在母国的直接投资有很多不同。我国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时应把握好哪几方面的环节?本文结合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的实例,具体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中有关企业控制权,企业项目选择及如何降低投资风险等3个方面的策略以供参考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方奕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渐进式的改革,其实质是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香港是中国内地主要的外贸中介、外贸伙伴,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必然会影响中国内地的对外贸易条件对香港经济的各方面发生作用。本文在分析、评价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的进程的基础上,重点运用国际收支弹性论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通过对内地的外贸的影响给香港外贸行业带来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尝试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与检验。文章最后还展望了人民币实现全面自由兑换的前景及其影响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张林春,项剑
全球融资证券化和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使各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如何加强对国际化证券市场的法律监管已成为我国当前证券市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在纵观我国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现状后,通过对全球在加强国际化证券市场的法律监管方面的透视,指出我国今后在这方面的努力方向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张顺荣
自1992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投资环境的优化,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的数额和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外商,尤其是跨国公司对我国一些行业的龙头企业和优质企业逐渐形成控股态势,并由此产生出诸多法律问题,这已引起了国内有关人士的关注,成为我国学术界和实业界人士的热门话题①。鉴于此,本文从法律的角度对外商控股合营企业这一现象及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对策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 邱永红
996年底我国已实现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自由兑换,这为国际游资进入我国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墨西哥金融危机和东南亚金融风暴充分表明了国际游资的危害性,为此我国必须借鉴有关国家的经验,尽可能减少游资的消极影响。本文从分析国际游资对我国的负面影响入手,着重对其法律防范机制的构建做了初步探讨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李炼
本文讨论了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国际环境保护立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其对外贸企业发展的影响,并从我国环境保护及其国际环保立法所具有的合理性、合法性、权威性和强制性的角度,提出了实现我国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与微观对策。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袁永友,尹晓波
长江经济带的开发、开放对促进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意义重大。但是与开发、开放战略同等重要的环保战略却被人忽视。本文分析了目前长江经济带存在的环保问题,并结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实践,探讨了开放战略与环保战略的双赢对策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杨础
EDI是一种能被运用于多个领域的高新技术。随着EDI在国际贸易中用得越来越多,可能使得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发生变化并最终实现国际贸易的无纸化。本文概括了EDI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状况,并阐述了以电子单证取代纸面单证时所必须解决的法律问题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刘海云
将博弈论应用于分析跨国经营的战略决策是跨国经营理论分析方法的新进展。本文介绍了一个企业向海外市场扩展业务的战略动机的博弈模型,并提出了其它方面的应用思路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 梁军
东莞是广东省玩具出口加工制造业的主要基地之一,去年玩具出口加工收入达12亿美元,各类玩具企业达1100多家。但长期以来,在玩具的设计、接单、销售等方面都受制于人,极大地制约了东莞玩具业的发展。本文结合东莞玩具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自我设计、自营生产、自营出口”的战略思路,将东莞建成国际玩具制造中心之一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 宋萍
90年代以来,国际放贷及投资活动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急于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不惜大举借贷和吸引外资。但由于发达国家对国际放贷及投资活动的操纵和控制,投机资本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风险,并降低了债务国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当务之急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k] - 陈全伟
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面临着一次涉及面更广,更为严重的东南亚货币危机。在这次货币危机中,基金组织不仅再次感到迫切需要加强自身力量,而且遇到了许多新课题和强有力的挑战。基金组织需要对其职能和行为模式进行重新审视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程岗
韩国金融危机的猛烈爆发,有着深刻的内外因素。本文从政府干预经济模式、过份依赖出口、取消外资限制、产业趋同化及僵硬的外汇制度5个方面,分析了其深层原因,使人们对韩国这个“东亚经济发展的典范”有一个重新的认识。并认为韩国经济要重振雄风,至少需2至3年时间
1998年03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