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探索

  • 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跨国经营成功的保证

    黎均湛

    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是跨国经营的保证。美国与日本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各自的跨国经营战略有深刻的联系。中国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应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根据所处文化环境的差异作适度的变更与创新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试论求知型跨国公司的构建

    梁爱林

    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21世纪,面临知识型经济的竞争,跨国公司必须具备全球化的求知学习的能力。文中以瑞士ABB公司、韩国三星公司为例,分析了求知型公司的特征与模式,提出了构建求知型跨国公司的三大举措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模式分析

    赵应宗

    本文提出了国外对华反倾销的预测模式,认为强烈的右列模式偏向是导致反倾销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文章对强烈模式偏向的成因及其表现形式作了分析,并根据我国反倾销法出台后的情况,从系统减感的角度提出了对策与思考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货柜运输业务中最佳装载量问题之再探

    龚赤兵

    货柜运输业务中最佳装载量问题之再探广东省机械设备进出口集团公司龚赤兵外贸日常进出口货柜运输业务中,经常遇到如何最佳装载各种货物,以求取并实现最理想经济收益的问题,但由于该问题的相当复杂性,目前这一问题还难于解决。《国际经贸探索》1996年第5期刊登了...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无形的损失不可忽视

    梁朝瑞

    长期以来,一些外贸企业仗着“财大气粗”,对企业微观管理重视不够,管理不善,给企业造成表面无形、实质有形的损失。文中列举了利息损失、价格损失、费用损失及信誉损失的一些常见现象,以引起业务人员的足够重视和注意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本票诈骗的主要形式与防范

    孙满

    本文对本票诈骗这一问题作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归纳了本票诈骗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其特征,并用具体真实的案例加以说明,提出了预防本票诈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旨在为金融、经贸界防范本票诈骗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国际贸易EDI模拟教学系统方案设计

    曹为国,全小凡

    我国推广实施EDI是一项庞大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而开展EDI教育成为实施EDI的关键之一。本文针对EDI应用人员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有关国际贸易EDI模拟系统设计方案,实现了在EDI化的贸易环境中模拟进行国际贸易的全过程,使学员在模拟环境下增强对EDI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尽快掌握EDI的实际应用技术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在巨额贸易赤字的背后──对美国贸易赤字问题的再认识

    李晓英

    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经常被作为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的“指标”之一。本文认为,传统的统计方法仅统计商品贸易,未统计服务贸易和海外直接投资的收益,是造成巨额赤字的主要原因。若考虑到后二者的因素,则逆差将大大减少。长期以来美国有意夸大其贸易逆差,以达到向别国施加压力,扩张市场的目的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美国出口信贷的新发展及其启示

    马韫雅

    美国是出口信贷成立较早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战后美国奉行自由贸易政策,致使其出口信贷一直滞后于日、欧国家。随着资本货物在国际贸易领域内竞争日趋激烈,出口信贷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用来增加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进入90年代,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美国政府改变立场,重新定位进出口银行、增加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出口信贷,使美国出口信贷呈现新的发展局面。本文试图通过美国出口信贷新发展的分析,来探讨加强我国出口信贷的启示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印度经济发展的后顾与前瞻

    左连村

    回顾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过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本文将印度经济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并分析了印度经济向前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本文认为,印度在世界贸易的规模和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外资进入将进一步增长,但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因素仍有可能影响未来印度经济的发展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粤港经贸合作前景研讨会综述

    何元贵

    粤港经贸合作前景研讨会综述为迎接香港“九七”回归,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与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于1997年6月12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召开了“迎回归,粤港经贸合作前景研讨会”。到会的各界专家学者50多人。会上不少专家教授作了精彩发言,...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基础

    张磊,袁国良

    本文从国际产业分工方案比较研究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设计方案分析入手,对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进行了探讨,指出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持的重点应放在传统的规模经济产业上;对成熟的规模经济产业,主要运用国内市场,改善贸易条件;对发展中的规模经济产业,则应尽量不干预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试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发展

    邓纬安

    本文具体分析了世界贸易中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这种新的国际贸易模式,指出我国对外贸易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调整传统的贸易方式,充实新的国际贸易思路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世界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动规律与中国的政策取向

    牛宝俊

    从世界经济史看,世界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动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的变动轨迹。中国处于“U”型曲线的前半部分,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比较对象的不同,有不同的变动特征:即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呈下降趋势,而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呈上升趋势。据此,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应选择自主型对外贸易政策:即以本国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国际贸易为手段,充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独立自主的发展对外贸易。这种政策具体体现在农产品进出口体制、结构和经济政策的选择上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回归后香港经济面临的几个问题

    翟云玉

    香港回归祖国后,其经济必将会继续繁荣发展。文中提出要以新眼光看待新香港,正确认识香港经济的地位、作用和成功的原因。认为“一国两制”的确立,为香港经济的稳定繁荣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同时,也应认真面对和妥善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回归后香港旅游业的展望和对策

    白永秀,李静霞

    香港作为举世闻名的“东方之珠”,旅游业已成为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成为香港外汇收入的第二大来源。本文介绍了香港旅游业的现状,分析其成功的因素,认为九七后香港旅游业将极大地吸引内地与海外游客,并随着与内地旅游业合作的加强,仍将保持兴旺发达的景象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粤港经济合作与发展的理论分析──兼对香港“产业空心化”论的再认识

    廖春

    历史上粤港经济的合作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则要归功于两地经济分工的发展。对香港来说,两地垂直型分工使香港制造业走向高级化,并促使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对广东省来说,香港的经济增长对它产生了“传递作用”,使广东经济发展获得了巨大的启动力。“九七回归”对粤港经济的进一步合作和发展是一良机,它将促使两地经济合作走上新的台阶———由垂直型分工走向水平型分工,使粤港经济走向新一轮增长。本文还对目前香港“产业空心化”论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浅论中国企业创国际名牌

    李创荣

    根据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世界级出口大国。要实现这个目标,靠传统办法,通过资源性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的堆积是不可能的。作为企业,关键要靠提高效益,而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名牌战略,名牌的创立是实施名牌战略首要一环。因此,作为创名牌主体的企业,必须在创名牌意识、创名牌质量、创名牌服务、创名牌价格、创名牌商标和创名牌企业等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付出艰苦努力,属于我国自己的名牌才会在激烈竞争中诞生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实施品牌战略 迎接国外名牌挑战

    刘小华

    本文就我国工业品牌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到国外驰名商标的严峻挑战及所面临的困境,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角度出发,对国产品牌如何固守住本国市场,赢得竞争主动权,加快我国名牌事业的发展这个焦点,一针见血地从商标保护、产权运作、经营管理、广告宣传和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可操作性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措施,力求为我国的名牌发展壮大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外贸规模经营之我见

    王云峰

    随着世界经贸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如何降低外贸企业交易成本,提高外贸企业效益,推进和实现外贸规模经营等问题已成为外贸系统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拟就争议较多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对沿海老工业城市进一步利用外资问题的探讨

    阎金明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在利用外资方面始终领先,本文以天津为例,对沿海地区利用外资的特殊性及其面临的问题作了分析,从而提出了“九五”期间沿海地区利用外资的对策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剖析利用外资中的“以市场换技术”策略

    马全军

    利用外资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市场换技术”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引资策略。本文认为,基于我国现时的基本国情和当代国际投资的实践,“以市场换技术”的实施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但由于实际操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却形成了技术没有引进多少,市场却迅速被外商占领乃至垄断的局面。对此,本文在分析了今后趋势的情况下,探讨了我国如何既能适度保护市场,又能有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一些基本策略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政策导向

    羊健

    当前外商来华直接投资(FDI)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平衡性,尤其是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内地省区之间有较大差距。本文对此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地区间社会秩序的稳定、市场潜力及劳动力素质、邮电通讯和金融服务等基础设施水平、地区优惠政策和各种信息成本因素是决定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缩小地区间直接投资差距、促进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政策建议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试论求知型跨国公司的构建

    梁爱林

    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21世纪,面临知识型经济的竞争,跨国公司必须具备全球化的求知学习的能力。文中以瑞士ABB公司、韩国三星公司为例,分析了求知型公司的特征与模式,提出了构建求知型跨国公司的三大举措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模式分析

    赵应宗

    本文提出了国外对华反倾销的预测模式,认为强烈的右列模式偏向是导致反倾销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文章对强烈模式偏向的成因及其表现形式作了分析,并根据我国反倾销法出台后的情况,从系统减感的角度提出了对策与思考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货柜运输业务中最佳装载量问题之再探

    龚赤兵

    货柜运输业务中最佳装载量问题之再探广东省机械设备进出口集团公司龚赤兵外贸日常进出口货柜运输业务中,经常遇到如何最佳装载各种货物,以求取并实现最理想经济收益的问题,但由于该问题的相当复杂性,目前这一问题还难于解决。《国际经贸探索》1996年第5期刊登了...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无形的损失不可忽视

    梁朝瑞

    长期以来,一些外贸企业仗着“财大气粗”,对企业微观管理重视不够,管理不善,给企业造成表面无形、实质有形的损失。文中列举了利息损失、价格损失、费用损失及信誉损失的一些常见现象,以引起业务人员的足够重视和注意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本票诈骗的主要形式与防范

    孙满

    本文对本票诈骗这一问题作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归纳了本票诈骗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其特征,并用具体真实的案例加以说明,提出了预防本票诈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旨在为金融、经贸界防范本票诈骗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在巨额贸易赤字的背后──对美国贸易赤字问题的再认识

    李晓英

    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经常被作为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的“指标”之一。本文认为,传统的统计方法仅统计商品贸易,未统计服务贸易和海外直接投资的收益,是造成巨额赤字的主要原因。若考虑到后二者的因素,则逆差将大大减少。长期以来美国有意夸大其贸易逆差,以达到向别国施加压力,扩张市场的目的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印度经济发展的后顾与前瞻

    左连村

    回顾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过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本文将印度经济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并分析了印度经济向前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本文认为,印度在世界贸易的规模和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外资进入将进一步增长,但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因素仍有可能影响未来印度经济的发展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粤港经贸合作前景研讨会综述

    何元贵

    粤港经贸合作前景研讨会综述为迎接香港“九七”回归,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与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于1997年6月12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召开了“迎回归,粤港经贸合作前景研讨会”。到会的各界专家学者50多人。会上不少专家教授作了精彩发言,...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国际贸易EDI模拟教学系统方案设计

    曹为国,全小凡

    我国推广实施EDI是一项庞大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而开展EDI教育成为实施EDI的关键之一。本文针对EDI应用人员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有关国际贸易EDI模拟系统设计方案,实现了在EDI化的贸易环境中模拟进行国际贸易的全过程,使学员在模拟环境下增强对EDI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尽快掌握EDI的实际应用技术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美国出口信贷的新发展及其启示

    马韫雅

    美国是出口信贷成立较早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战后美国奉行自由贸易政策,致使其出口信贷一直滞后于日、欧国家。随着资本货物在国际贸易领域内竞争日趋激烈,出口信贷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用来增加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进入90年代,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美国政府改变立场,重新定位进出口银行、增加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出口信贷,使美国出口信贷呈现新的发展局面。本文试图通过美国出口信贷新发展的分析,来探讨加强我国出口信贷的启示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基础

    张磊,袁国良

    本文从国际产业分工方案比较研究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设计方案分析入手,对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进行了探讨,指出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持的重点应放在传统的规模经济产业上;对成熟的规模经济产业,主要运用国内市场,改善贸易条件;对发展中的规模经济产业,则应尽量不干预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试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发展

    邓纬安

    本文具体分析了世界贸易中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这种新的国际贸易模式,指出我国对外贸易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调整传统的贸易方式,充实新的国际贸易思路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世界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动规律与中国的政策取向

    牛宝俊

    从世界经济史看,世界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动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的变动轨迹。中国处于“U”型曲线的前半部分,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比较对象的不同,有不同的变动特征:即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呈下降趋势,而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呈上升趋势。据此,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应选择自主型对外贸易政策:即以本国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国际贸易为手段,充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独立自主的发展对外贸易。这种政策具体体现在农产品进出口体制、结构和经济政策的选择上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回归后香港经济面临的几个问题

    翟云玉

    香港回归祖国后,其经济必将会继续繁荣发展。文中提出要以新眼光看待新香港,正确认识香港经济的地位、作用和成功的原因。认为“一国两制”的确立,为香港经济的稳定繁荣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同时,也应认真面对和妥善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回归后香港旅游业的展望和对策

    白永秀,李静霞

    香港作为举世闻名的“东方之珠”,旅游业已成为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成为香港外汇收入的第二大来源。本文介绍了香港旅游业的现状,分析其成功的因素,认为九七后香港旅游业将极大地吸引内地与海外游客,并随着与内地旅游业合作的加强,仍将保持兴旺发达的景象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粤港经济合作与发展的理论分析──兼对香港“产业空心化”论的再认识

    廖春

    历史上粤港经济的合作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则要归功于两地经济分工的发展。对香港来说,两地垂直型分工使香港制造业走向高级化,并促使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对广东省来说,香港的经济增长对它产生了“传递作用”,使广东经济发展获得了巨大的启动力。“九七回归”对粤港经济的进一步合作和发展是一良机,它将促使两地经济合作走上新的台阶———由垂直型分工走向水平型分工,使粤港经济走向新一轮增长。本文还对目前香港“产业空心化”论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浅论中国企业创国际名牌

    李创荣

    根据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世界级出口大国。要实现这个目标,靠传统办法,通过资源性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的堆积是不可能的。作为企业,关键要靠提高效益,而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名牌战略,名牌的创立是实施名牌战略首要一环。因此,作为创名牌主体的企业,必须在创名牌意识、创名牌质量、创名牌服务、创名牌价格、创名牌商标和创名牌企业等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付出艰苦努力,属于我国自己的名牌才会在激烈竞争中诞生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实施品牌战略 迎接国外名牌挑战

    刘小华

    本文就我国工业品牌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到国外驰名商标的严峻挑战及所面临的困境,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角度出发,对国产品牌如何固守住本国市场,赢得竞争主动权,加快我国名牌事业的发展这个焦点,一针见血地从商标保护、产权运作、经营管理、广告宣传和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可操作性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措施,力求为我国的名牌发展壮大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外贸规模经营之我见

    王云峰

    随着世界经贸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如何降低外贸企业交易成本,提高外贸企业效益,推进和实现外贸规模经营等问题已成为外贸系统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拟就争议较多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对沿海老工业城市进一步利用外资问题的探讨

    阎金明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在利用外资方面始终领先,本文以天津为例,对沿海地区利用外资的特殊性及其面临的问题作了分析,从而提出了“九五”期间沿海地区利用外资的对策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剖析利用外资中的“以市场换技术”策略

    马全军

    利用外资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市场换技术”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引资策略。本文认为,基于我国现时的基本国情和当代国际投资的实践,“以市场换技术”的实施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但由于实际操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却形成了技术没有引进多少,市场却迅速被外商占领乃至垄断的局面。对此,本文在分析了今后趋势的情况下,探讨了我国如何既能适度保护市场,又能有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一些基本策略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政策导向

    羊健

    当前外商来华直接投资(FDI)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平衡性,尤其是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内地省区之间有较大差距。本文对此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地区间社会秩序的稳定、市场潜力及劳动力素质、邮电通讯和金融服务等基础设施水平、地区优惠政策和各种信息成本因素是决定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缩小地区间直接投资差距、促进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政策建议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跨国经营成功的保证

    黎均湛

    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是跨国经营的保证。美国与日本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各自的跨国经营战略有深刻的联系。中国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应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根据所处文化环境的差异作适度的变更与创新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试论求知型跨国公司的构建

    梁爱林

    跨国公司的发展使全球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21世纪,面临知识型经济的竞争,跨国公司必须具备全球化的求知学习的能力。文中以瑞士ABB公司、韩国三星公司为例,分析了求知型公司的特征与模式,提出了构建求知型跨国公司的三大举措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国外对华反倾销的模式分析

    赵应宗

    本文提出了国外对华反倾销的预测模式,认为强烈的右列模式偏向是导致反倾销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文章对强烈模式偏向的成因及其表现形式作了分析,并根据我国反倾销法出台后的情况,从系统减感的角度提出了对策与思考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货柜运输业务中最佳装载量问题之再探

    龚赤兵

    货柜运输业务中最佳装载量问题之再探广东省机械设备进出口集团公司龚赤兵外贸日常进出口货柜运输业务中,经常遇到如何最佳装载各种货物,以求取并实现最理想经济收益的问题,但由于该问题的相当复杂性,目前这一问题还难于解决。《国际经贸探索》1996年第5期刊登了...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无形的损失不可忽视

    梁朝瑞

    长期以来,一些外贸企业仗着“财大气粗”,对企业微观管理重视不够,管理不善,给企业造成表面无形、实质有形的损失。文中列举了利息损失、价格损失、费用损失及信誉损失的一些常见现象,以引起业务人员的足够重视和注意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本票诈骗的主要形式与防范

    孙满

    本文对本票诈骗这一问题作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归纳了本票诈骗的几种表现形式及其特征,并用具体真实的案例加以说明,提出了预防本票诈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旨在为金融、经贸界防范本票诈骗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国际贸易EDI模拟教学系统方案设计

    曹为国,全小凡

    我国推广实施EDI是一项庞大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而开展EDI教育成为实施EDI的关键之一。本文针对EDI应用人员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有关国际贸易EDI模拟系统设计方案,实现了在EDI化的贸易环境中模拟进行国际贸易的全过程,使学员在模拟环境下增强对EDI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尽快掌握EDI的实际应用技术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在巨额贸易赤字的背后──对美国贸易赤字问题的再认识

    李晓英

    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经常被作为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的“指标”之一。本文认为,传统的统计方法仅统计商品贸易,未统计服务贸易和海外直接投资的收益,是造成巨额赤字的主要原因。若考虑到后二者的因素,则逆差将大大减少。长期以来美国有意夸大其贸易逆差,以达到向别国施加压力,扩张市场的目的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 美国出口信贷的新发展及其启示

    马韫雅

    美国是出口信贷成立较早的国家之一,但由于战后美国奉行自由贸易政策,致使其出口信贷一直滞后于日、欧国家。随着资本货物在国际贸易领域内竞争日趋激烈,出口信贷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用来增加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进入90年代,在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美国政府改变立场,重新定位进出口银行、增加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出口信贷,使美国出口信贷呈现新的发展局面。本文试图通过美国出口信贷新发展的分析,来探讨加强我国出口信贷的启示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 印度经济发展的后顾与前瞻

    左连村

    回顾印度独立后经济发展的过程,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始终起着主导作用。本文将印度经济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并分析了印度经济向前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本文认为,印度在世界贸易的规模和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外资进入将进一步增长,但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因素仍有可能影响未来印度经济的发展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粤港经贸合作前景研讨会综述

    何元贵

    粤港经贸合作前景研讨会综述为迎接香港“九七”回归,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与广东港澳经济研究会于1997年6月12日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召开了“迎回归,粤港经贸合作前景研讨会”。到会的各界专家学者50多人。会上不少专家教授作了精彩发言,...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 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基础

    张磊,袁国良

    本文从国际产业分工方案比较研究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产业设计方案分析入手,对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进行了探讨,指出我国战略性贸易政策扶持的重点应放在传统的规模经济产业上;对成熟的规模经济产业,主要运用国内市场,改善贸易条件;对发展中的规模经济产业,则应尽量不干预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试论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发展

    邓纬安

    本文具体分析了世界贸易中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这种新的国际贸易模式,指出我国对外贸易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调整传统的贸易方式,充实新的国际贸易思路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 世界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动规律与中国的政策取向

    牛宝俊

    从世界经济史看,世界农产品比较优势变动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的变动轨迹。中国处于“U”型曲线的前半部分,呈现下降趋势。但随着比较对象的不同,有不同的变动特征:即中国农产品比较优势与发达国家相比呈下降趋势,而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呈上升趋势。据此,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应选择自主型对外贸易政策:即以本国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国际贸易为手段,充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独立自主的发展对外贸易。这种政策具体体现在农产品进出口体制、结构和经济政策的选择上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回归后香港经济面临的几个问题

    翟云玉

    香港回归祖国后,其经济必将会继续繁荣发展。文中提出要以新眼光看待新香港,正确认识香港经济的地位、作用和成功的原因。认为“一国两制”的确立,为香港经济的稳定繁荣提供了前提和保障,同时,也应认真面对和妥善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回归后香港旅游业的展望和对策

    白永秀,李静霞

    香港作为举世闻名的“东方之珠”,旅游业已成为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成为香港外汇收入的第二大来源。本文介绍了香港旅游业的现状,分析其成功的因素,认为九七后香港旅游业将极大地吸引内地与海外游客,并随着与内地旅游业合作的加强,仍将保持兴旺发达的景象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粤港经济合作与发展的理论分析──兼对香港“产业空心化”论的再认识

    廖春

    历史上粤港经济的合作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其中最重要的则要归功于两地经济分工的发展。对香港来说,两地垂直型分工使香港制造业走向高级化,并促使产业结构快速转型,第三产业发展迅猛。对广东省来说,香港的经济增长对它产生了“传递作用”,使广东经济发展获得了巨大的启动力。“九七回归”对粤港经济的进一步合作和发展是一良机,它将促使两地经济合作走上新的台阶———由垂直型分工走向水平型分工,使粤港经济走向新一轮增长。本文还对目前香港“产业空心化”论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浅论中国企业创国际名牌

    李创荣

    根据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世界级出口大国。要实现这个目标,靠传统办法,通过资源性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的堆积是不可能的。作为企业,关键要靠提高效益,而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实施名牌战略,名牌的创立是实施名牌战略首要一环。因此,作为创名牌主体的企业,必须在创名牌意识、创名牌质量、创名牌服务、创名牌价格、创名牌商标和创名牌企业等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付出艰苦努力,属于我国自己的名牌才会在激烈竞争中诞生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实施品牌战略 迎接国外名牌挑战

    刘小华

    本文就我国工业品牌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到国外驰名商标的严峻挑战及所面临的困境,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发展的眼光和战略的角度出发,对国产品牌如何固守住本国市场,赢得竞争主动权,加快我国名牌事业的发展这个焦点,一针见血地从商标保护、产权运作、经营管理、广告宣传和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可操作性强,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措施,力求为我国的名牌发展壮大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 外贸规模经营之我见

    王云峰

    随着世界经贸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如何降低外贸企业交易成本,提高外贸企业效益,推进和实现外贸规模经营等问题已成为外贸系统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拟就争议较多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 对沿海老工业城市进一步利用外资问题的探讨

    阎金明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在利用外资方面始终领先,本文以天津为例,对沿海地区利用外资的特殊性及其面临的问题作了分析,从而提出了“九五”期间沿海地区利用外资的对策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 剖析利用外资中的“以市场换技术”策略

    马全军

    利用外资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以市场换技术”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引资策略。本文认为,基于我国现时的基本国情和当代国际投资的实践,“以市场换技术”的实施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但由于实际操作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却形成了技术没有引进多少,市场却迅速被外商占领乃至垄断的局面。对此,本文在分析了今后趋势的情况下,探讨了我国如何既能适度保护市场,又能有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一些基本策略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外商来华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政策导向

    羊健

    当前外商来华直接投资(FDI)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不平衡性,尤其是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内地省区之间有较大差距。本文对此现状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地区间社会秩序的稳定、市场潜力及劳动力素质、邮电通讯和金融服务等基础设施水平、地区优惠政策和各种信息成本因素是决定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缩小地区间直接投资差距、促进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发展经济的政策建议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跨国经营成功的保证

    黎均湛

    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是跨国经营的保证。美国与日本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与各自的跨国经营战略有深刻的联系。中国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应继承与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根据所处文化环境的差异作适度的变更与创新

    1997年04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 下载本期数据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访问量:568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