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探索

  • 外贸体制改革的现状及任务

    周树德

    经过近18年分4个阶段的改革,我国外贸体制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大体符合国际规则。但外贸体制转变的任务并未完成,尚未真正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制度,在微观经济、宏观调控、工贸结合、中介机构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许多问题。应继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逐步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国有外贸企业改革,引导和鼓励工农技贸结合,并强调行业协会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实现外贸经营、管理、服务三方面配套协调运行,从体制上更好地促进和保证我国对外贸易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浅谈工贸结合中专业外贸公司的地位与前景

    阎金明

    市场经济中的我国专业外贸公司正处在一个极其关键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就能脱颖而出,否则将被无情的竞争所淘汰。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走工贸结合之路是企业发展的自身需要,也是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本文分析了当前外贸出口面临的困难以及传统的工贸结合思路受到的挑战;提出了工贸联手,以形成规模和从“两个转变”、企业制度创新中寻求新机遇的问题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 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持续增长与政府行为分析

    庄丽娟,张雨平

    90年代以来,世界农产品贸易的增长已快于世界农业经济的总体增长,其发展趋向是:决定农产品比较成本优势的因素向科技倾斜,农产品贸易中市场竞争不完全、价格不稳定,乌拉圭《农业协议》对国际农产品贸易中政府行为影响深远,但仍会受政治原则的支配。本文分析发达国家的政府行为后认为,我国农业贸易发展中的政府行为选择应当是:加强农业立法,改革调整农业贸易体制,研究制定农产品进出口总体战略,增大农业投入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试论外贸两重性及贸易利益来源

    廖力平

    本文运用马克思商品两因素的原理分析外贸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认为使用价值的运动能增加效用,价值的运动不创造价值并妨碍使用价值效用的发挥,并提出了应该在使用价值的运动、价值的运动和生产专业化方面尽量获取外贸利益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论如何加强我国出口商品竞争能力

    叶德万

    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各外贸企业对外互相低价竞销,致使我国很多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越卖越低的现状,分析了低价竞销的原因及其后果,作者认为要真正加强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就要认清世界潮流,研究国际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和消费心理,必须从主要采用价格竞争手段转向依靠非价格竞争手段,从而提出了加强我国出口商品竞争能力的各种非价格竞争办法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发展

    刘力

    在目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讨论中,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变劳动力密集型经济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经济。以此为依据,外贸领域内抑制和否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观点日渐突出。本文对此持不同看法,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否定劳动密集型经济,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仍需大力发展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论跨国公司进占中国市场策略

    梁世彬,伍翰林

    跨国公司大举投资中国市场,成为近年来我国甚至国际经济界、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列举了大量的个案和数据,总结和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六大特点和六大策略,认为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基本上是成功的,同时,也表明我国吸引利用外资政策是成功的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广东企业跨国兼并问题研究

    左连村,王洪良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企业规模较小和跨国经营能力较低已成为阻碍广东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认为,要快速并科学地加大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就是实行企业兼并,并着重分析了广东跨国兼并的若干问题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双重影响

    邹木兰,冯益谦

    本文从弥补资金不足与谋取高额利润、吸收先进技术与妨碍民族工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与扩大国内收入差距,以及促进外贸发展与损害经济利益四个方面的关系,分析了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认为它如同一把双刃剑,正反作用同在,收益与风险并存。因此,应辩证地具体分析跨国公司的双重影响,以便控制有道,运用得当,趋利避害,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谈谈人民币自由兑换的体制性制约

    钟伟

    人民币自由兑换是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之一。文章认为,目前国内普遍乐观预期在2000年前实现这一目标,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其中的重要制约因素。作者从我国利率结构、外汇储备、外汇市场等5个方面作了分析,指出货币自由兑换的问题是经济实力和经济机制所决定的,在人均GDP仅数百美元、经济体制尚在转轨时匆忙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其条件还未成熟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有条件可兑换的策略试论人民币资本项下

    陶士贵

    资本外逃情况严重、短期资本流入境内、外债规模大等是人民币资本项下逐步可兑换的障碍。作者认为,推进我国资本项下人民币有条件自由兑换的策略应是先易后难,宽入限出。作者还就实现人民币资本项下有条件可兑换的策略选择和配套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国际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及其最新发展趋势

    熊丽媛

    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量增长速度惊人,交易对象的选择越来越广泛,使用者不断增加,使用目的也多种多样,其交易的增长主要发生在OTC市场。本文认为,人们本想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或获利,然而这些工具同时又带来了新的风险,有时甚至是更大的风险。本文将这些风险分为7类,并分析了衍生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企业国际营销的附随信用风险及其对策

    胡穗华

    我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市场中去,而遇到的各种风险也在增多,其中之一便是国际营销中的随附信用风险。本文介绍了对付这种风险的三大策略,认为信用调查是我国企业比较有效的避险方法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外贸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于1995年颁布了《外贸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从运作情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修改的观点及内容,认为外贸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可由6个指标组成:即费用水平、出口每美元成本、进口每美元赔赚额、销售利润率、所有者权益保障增值率、社会贡献率。同时对新指标体系在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具体操作方法提出了建议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当前我国丝绸出口的问题和对策

    黄振扬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绸生产国和出口国,但近年丝绸业却陷入困境。本文详细分析了其中的主要问题,认为丝绸生产布局不合理、原料价格上升过猛、缺乏协调机制是三大内因。文中并进一步指出,关键是建立协调的管理机制和内部管理,实现丝绸业的自身突破,求取新生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 进出口业务中对FOB、CFR和CIF几个贸易术语的运用

    杨础

    FOB、CFR、CIF是国际贸易中最为常用的贸易术语,在我国进出口业务中也广泛使用。本文根据我国进出口业务中的实践情况,详细分析了这3种业务术语在进口和出口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对不同的适用情形、支付方式、运输及保险问题作了详尽的论述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英国疯牛病引起的思考

    黄作英

    英国“疯牛病”引起了世人的震惊,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国际贸易中农产品进出境动植物检疫问题的高度重视。本文简单介绍了动植物检疫的缘由,结合进出口业务中的具体案例,详细分析了其特点及任务,文中还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我国动植物检疫的法规和体制建设,加强现代化检疫手段等建议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 粤港经济区域特征、衔接模式及策略

    张志宏

    “九七”香港回归以后,在粤港区域经济中,香港仍占据主导地位,本文在分析粤港经济的区域特征后指出,粤港经济衔接的目标模式应是波浪式圈层构造模式,共分五个圈层,并提出了六项衔接措施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我国关税减让与有效保护的思考

    刘丽伶,庄鸿棉

    关税减让是我国外贸政策中的一项必然措施。利用有效保护理论,在总体负税水平降低的情况下,建立有效的关税结构,实行保护政策,对我国的产业给予适当的保护,可促使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全面、快速地发展。本文结合我国国情,从有效保护理论的角度探讨关税减让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 英式谈判之二

    李贻定

    英国人谈判具有鲜明的阶段性。他们通过开场白、发展想象和务实择优3个环节,将摸底阶段推进一步,使双方“思绪奔放”,共献良策。有了“思绪奔放”,便可将想象与现实可能性进行评论与衡量,从而取得双方满意的方案

    1996年06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 下载本期数据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访问量:45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