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探索

  • 论国内市场与发展中大国的贸易战略

    传统观点认为,发展中大国由于国内市场广阔,国内贸易机会多,应该实行内向型的贸易战略。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否定了这一观点,认为国内贸易无法替代对外贸易的功能。对外贸易在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中,同小国一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发展中大国必须摒弃内向型的贸易战略,走开放型的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发展中大国的贸易战略——“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即以国际比较优势为依据,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以适度保护为辅助,全面对外开放的贸易战略。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措施述评

    沈伯明

    近年中美知识产权的纷争,使美国贸易政策的保护主义实质再一次暴露在世人面前。本文较详细地总结归纳了当代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措施,从美国贸易政策的转变、美国鼓励出口的措施及限制进口的措施三大方面进行了评析,认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措施助长了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和区域主义,其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实施《公司法》的若干问题探讨

    吴兴光

    本文结合国有外经贸企业实施公司制的实践,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充分发挥监事会的作用、公司设立中的缴纳出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强调必须严格执法,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试论完善我国商业代理制的法规问题

    麦秀闲

    在国际经济活动中,代理制是一种常用的贸易方式,许多国家的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本文在分析我国经济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我国推行商业代理制是十分必要的,并着重探讨了我国《民法通则》中有关商业代理制的规定和《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认为《民法通则》反映了我国代理制的概念和范围比较狭窄,而现行的外贸代理制是一种不规范的代理制,有必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我国商业代理制的法规,促进我国商业代理业务的健康发展。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 外贸多元化双向代理制法律问题探析

    邓德雄

    我国外贸代理制的立法分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民法通则》所调整的直接代理,另一个层次是我国《对外贸易法》和《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所调整的间接代理。外贸多元化双向代理制从本质上可分别归入该两个层次。本文从法律角度对外贸多元化双向代理制的组成及法律依据、进出口合同法律责任的承担进行分析,并对该代理制的缺陷作了初步探讨。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 试论财团抵押的几个问题

    龙著

    财团抵押是我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团抵押的质量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物质利益,而且也关系到企业的形象与声誉。本文阐述了设立财团抵押的法律依据、财团的构成、财团抵押设立的条件,并提出了设立财团抵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 规模经营与外贸企业的经营管理

    邓志阳

    本文从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出发,对我国外贸企业规模经营的几种主要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规模经营与规模效益之间不能简单划等号。我国外贸企业必须依靠正确的理论指导,根据自身的内外条件,选择适当的规模经营方式及组织形式,并大胆实行经营革新,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文章最后还提出要警惕规模经营决策中的几个问题。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试析外商投资结构效应

    刘华生

    (一)提高国内产业结构的技术矩阵水平产业结构的关联是指诸产业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的总和。产业结构关联的基础是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关系,而这种生产技术关系又是与中间产品的消耗联系在一起的,中间产品的消耗系数反映了各产业之间生产技术关系,由直接消耗系数所构成的矩阵称技术矩阵。技术矩阵水平是经济均衡增长速度快慢的决定变量。技术矩阵总水平的提高将导致经济发展转换到具有更高速度的“大道”上①,大大加速经济增长。在利用外商投资的情况下,通过外商投资将引入一部分中间产品。如果这部分中间产品所内含的技术水平高于国内中间产品,并且在整个中间投入结构中占相当比重,那么整个技术矩阵水平将提高。外商投资对技术矩阵水平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的:(1)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中间产品质量高于国内同一产品,从而在生产过程中提高其利用率,降低消耗;(2)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中间产品是对国内中间产品具有替代性的新产品,如外商投资企业所使用的新材料等;(3)外商投资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先进的工艺,将降低中间投入消耗;(4)外商投资企业先进生产管理技术有利于杜绝浪费和减少次品,从而提高中间产品的利用率和产出率。(二)增强国内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的战略选择

    张南

    本文从新贸易理论的观点出发,结合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对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的指导思想、战略步骤以及与此相关的资本自由化、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等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发展中国家应采取选择性的贸易开放和产业发展政策,有步骤地由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推进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 论外商并购国有企业的法律控制

    冯灿仪

    外商直接投资并购我国企业作为我国利用外资的一种方式,有其积极的意义。但其消极影响和潜在危险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们对外商并购我国有企业不加控制,任其发展,使其取得市场支配地位,势必影响着我民族工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分析了外商并购我国有企业的特点、利弊等,并就实施对外商并购我国有企业的法律控制提出积极的建议。南京大学法学院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外汇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传导关系的理论探讨

    朱辉煌

    外汇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的传导关系基本上表现为本币在这两个市场之间的流动,具体有两方面传导行为:一是一般商品市场物价上涨,拉动本币从一般商品市场向外汇市场流动的行为机制,产生传导效应,出现“本币对外贬值,物价平抑”的现象;二是外汇市场本币贬值,拉动本币从外汇市场向一般商品市场流动的行为机制,产生传导行为,引发“本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1994年我国实行以人民币汇率并轨为核心的新的外汇管理制度后,外汇市场与一般商品市场的传导关系表现为外汇市场对一般商品市场的强势、持续传导,因此增加了通胀压力。缓解通胀的主要策略措施为制动策略措施和催动策略措施。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完善金融服务发展对外贸易的若干思考

    胡建新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中的金融服务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本文认为,为建立其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应由中国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代办包括出口信贷、信贷担保和出口信用保险的金融服务;在做好传统服务品种外,不断创新新的服务品种。同时,银行还应协助出口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补充外贸企业自有资金、催收逾期外汇、建立银企集团、加快出口生产企业技术改造等。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广东跨国经营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蔡富春,徐小氢

    广东跨国经营的发展战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政府方面的发展战略,另一是企业的发展战略。政府在经济领域里应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方式的转变。广东的跨国经营战略应是渐进的。政府应具有宏观调控、协调、监管、鼓励及引导的职能。而跨国经营的主体是企业。广东的企业应努力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优势制定适合于自身发展的跨国经营战略。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广州外经贸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董黎明,林钦

    乐观的数字说明,“八五”期间广州市外经贸各方面都有较快发展。但数字的背后仍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本文结合广州市外经贸具体情况,提出外经贸增长方式应本着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原则,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建立大经贸体系。并从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 建立广州离岸金融市场的探讨

    林扬

    我国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就必须加快金融国际化的步伐。而在华南地区中心城市广州设立离岸金融市场尤为必要;它有利于发展和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有利于我国金融的国际化,顺应了全球金融发展的趋势。本文认为,广州已具备形成离岸市场的条件,并提出了设立广州离岸金融市场的构想。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 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态势及对珠江三角洲的启示

    车慈慧,彭庆环

    90年代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全方位的开发开放格局,以及党中央一系列倾斜政策的启动,给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该地区的各级政府正抓住机遇,与浦东开发联动,决心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热浪中乘胜前进。这给珠江三角洲第二轮的经济开放和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认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经验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如它们经济发展起点高,注意规划先行,通过严格的立法、执法,以及有配套的政策措施来控制资源,保护环境等。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货柜运输业务中最佳装载量问题初探

    黄伟文

    外贸日常进出口货柜运输业务中,经常遇到如何最佳装载各种货物,以求取并实现最理想经济收益的问题。本文运用运筹学中指派问题方法对货柜运输最佳装载量问题进行分析,有一定实际意义。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装运期在出口货物合同中的表述种种

    蔡伟

    装运期在出口货物合同中的表述种种蔡伟装运期(timeofshipment)是装运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关系到买卖双方的权益和义务,是交易的重要条款之一。在商定出口货物合同的装运期时,要根据需要和可能,准确地表述。一般来说,装运期有以下3种表述方法:(一...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k]
  • 信息高速公路与外贸企业的对策

    王金矿

    自美国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之后,在世界各地引起极大反响,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研究建立“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问题。我国也提出了实施“三金工程”的宏伟规划。我国外贸企业在目前外部环境尚未具备时,首先应积极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管理,建立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网络,开发适应本企业的管理软件,为下一步实现行业内以及相关行业的联网做好物质和人才方面的准备。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英式谈判之一

    李贻定

    言语是用来叙事、行事,以期事有所成。海德格尔曾经说过:“语言不是人所控制的一种工具,而是语言把握着人生存的最高可能性。”语言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它能使事情顺转,使谈判成功;也能使事情逆转,使谈判破裂。本文阐述了英国人在谈判中的思维方式等,并举例说明了言语行为是怎样影响一种气氛的形成。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 银行英文信函的文体特征

    周杏英

    言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以特定的方式,同特定的对象,围绕特定的目的进行的。不同的交际环境、对象和目的,要求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社会交际的需要使得语言产生不同的功能变体——文体。银行英文信函是众多不同文体中的一种。本文着重从词汇运用、句法特征、修辞手段和章法布局几方面探讨这一文体的特征。

    1996年05期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下载本期数据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访问量:45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