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贸易

  • RCEP关税减让对中国在本区域内制造业出口的影响——基于“最少贸易产品”方法的估计

    李坤望;丛聪;

    RCEP的生效将为中国出口贸易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文章以“最少贸易产品”为切入点,将出口增长分解为“最少贸易产品”和“非最少贸易产品”两部分,构建一个预测自由贸易协定签订对贸易流量影响的新模型来评估加入RCEP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RCEP的生效将带动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增长,不同行业的出口增速具有差异性,“最少贸易产品”占比高的行业出口增长较快;第二,“最少贸易产品”的平均出口增长率远高于“非最少贸易产品”,对出口增长的贡献度更高;第三,中国对RCEP不同成员国的出口增长率不尽相同,相较于其他成员国,中国对韩国的出口增长率更高。文章的研究结果将有助于理解RCEP的贸易促进效应,为中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提供参照。

    2024年04期 v.40;No.328 4-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6K]
  • 新型易货贸易促进“双循环”的理论机制与对策

    白洁;邵瑛瑛;陈浩;

    新型易货贸易作为贸易新业态,是传统贸易的有效补充,也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载体和纽带。文章利用贸易理论和产业理论,构建新型易货贸易促进经济“双循环”的作用机理,并在大量调研基础上选取典型案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新型易货贸易能显著促进中国经济“内循环”和“外循环”,优化资源配置效率,但仍受到技术、平台、制度、人才和国际等方面瓶颈的制约,亟需构建“一体两翼三联动四突破”战略,从平台信用机制、制度创新、资格认证与人才培养、搭建国际易货通道等方面入手,推动中国新型易货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04期 v.40;No.328 2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4K]

国际经贸论坛

  • 中国逆向服务外包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胡昭玲;逯洋;范龙飞;

    基于2000~2018年CEPII-BACI数据库和OECD投入产出数据库,文章探究了中国逆向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逆向服务外包对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问题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稳健可靠。机制检验表明,逆向服务外包可以通过生产率提升效应、创新促进效应和资本品进口效应等三种渠道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优化升级。异质性分析发现,逆向服务外包对技术密集度和服务渗透率较高的行业以及差异化程度和质量梯度较高的产品促进作用更大,并且来源于发达经济体的服务要素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拓展性分析发现,制度环境在逆向服务外包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正向调节作用。

    2024年04期 v.40;No.328 36-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9K]
  • 环境规制促进了企业贸易方式转型吗——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马文秀;吴杨康;

    环境治理与贸易方式转型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关注点。文章利用2000~2009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以“十一五”COD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和事件分析法识别了环境规制对中国企业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从“量”和“质”上均促进了企业贸易方式转型,对基准结果进行假设检验及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环境规制通过增加企业成本和提升技术水平两条渠道促进出口企业贸易方式转型;对于污染密集型行业企业、加工贸易转型区企业、非国有企业和规模较小的企业,环境规制促进企业贸易方式转型的效应更强。文章研究结论为加快对外贸易转型提供了新思路,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和贸易强国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2024年04期 v.40;No.328 5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 数字服务贸易开放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吗

    李平;吴新琪;党修宇;

    文章基于2014~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U”型关系,在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初期,存在“生产率悖论”。机制检验表明,在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初期,企业运营低效率和供应链配置多元化是产生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中“生产率悖论”的重要原因;企业承担风险能力和ESG水平的提升会帮助制造业企业尽早摆脱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中“生产率悖论”区间。文章对于破解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中“生产率悖论”之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启示。

    2024年04期 v.40;No.328 69-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1K]

国际金融与投资

  • 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基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框架分析

    刘小迪;张宏;李清杨;

    在世界经济数字化变革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能否赋能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受到广泛关注。文章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框架下,利用2008~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理论分析并实证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OFDI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中国企业OFDI概率,经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渠道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强化所有权优势、提升内部化动力与克服外来者劣势促进了中国企业OFDI。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产权性质、人力资本结构、行业要素密集度、竞争程度以及投资模式将影响数字化的OFDI赋能作用。最后,基于投资规模与投资绩效的检验发现,数字化转型还能助力OFDI“增量提效”,且规模增加体现在OFDI扩展边际。

    2024年04期 v.40;No.328 86-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0K]

国际经贸规制与全球经济治理

  • 美国何以影响WTO的自主性——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刘作珍;袁泉;

    近年来,美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泛起、霸权焦虑蔓延,加之美国逐渐失去WTO规则主导权,美国开始限制对WTO授权。对此,文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具体分析美国对WTO自主性的控制机制,认为美国通过协商一致下的否决权影响WTO的人事任免、预算等重要事项,从而实现对WTO的控制。鉴于协商一致决策制仍最可能为各方接受的决策机制,对其实施改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文章建议可从加强代理人内部职能、优化谈判机制、寻求替代性方案三方面着手推动WTO走出决策困境。

    2024年04期 v.40;No.328 10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0K]
  • 下载本期数据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访问量:5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