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探索

国际贸易

  • 外部需求、国内消费品价格与居民消费福利

    谢娟娟;吴慧;王青峰;

    文章构建理论模型分析外部需求对国内消费市场商品价格的影响机制,并阐释其在微观层面的利益分配效应;利用2003~2013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得到“年份-城市-商品”维度的消费品零售价格数据,通过整合中国海关数据库出口数据和BACI数据库世界进口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外部需求每增加10%,消费品价格平均下降0.11%。商品和区域的异质性影响分析显示,工业制成品类商品、较大规模城市和高度市场化城市的商品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大。更进一步,文章基于外部需求扩张的价格传递弹性测算出居民消费福利水平,发现福利上升,且该提升作用更有利于高收入家庭。此外,采用实际工资水平作为居民消费福利代理变量的回归分析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结论。

    2025年06期 v.41;No.342 4-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1K]
  • 中美产业链相互依赖关系:测度与事实

    陈汉雪;张其仔;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法评估中美产业链供需依赖关系,发现中美产业链相互依赖基本呈现“此消彼长”的变动态势,且中美产业链依存有利于防范安全风险。中美贸易摩擦深刻改变两国产业链非对称依赖程度,推动美国成为中国第一大供应方,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需求方。中国产业链供给依赖中俄罗斯地位上升明显,需求侧则呈现美国、日本、韩国对中需求份额持续下降,而越南与印度对中需求份额上升的转移特征,且超大规模国内市场重要性愈发凸显。中美产业链互补性与合作性大于竞争性与对抗性,产业链非对称依赖在供给侧更为显著,在需求侧则相对均衡。中国在运输设备、电气光学设备、纺织和纺织制品以及农业和基础工业领域更具供需依赖优势。

    2025年06期 v.41;No.342 2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7K]

国际经贸论坛

  • 地方数据治理与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布局

    刘娟;杨淑珺;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吸引外资是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议题。文章以“数据治理”关键词信息为基础刻画地方(城市)数据治理指标,利用2005~2022年外资企业微观数据系统考察地方数据治理对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布局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地方数据治理有利于扩大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布局,地方数据治理对吸引外资的激励效应因地方数据治理举措类别、数据治理文件效力位阶、城市区位及外资企业特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机制检验发现,数据创新激励、产业协同集聚及消费市场潜力激发等是地方数据治理影响外资企业扩大在华投资布局的主要作用路径。进一步研究显示,地方数据治理在数字软、硬件产业高水平发展区域对吸引外资的激励作用更加显著。

    2025年06期 v.41;No.342 40-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K]
  • 制度创新能助推数字产业创新吗:来自自由贸易试验区证据

    张树山;陈凯旋;李雨停;

    文章利用2011~2022年284个城市的数据,考察了自贸区设立这一制度创新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助推了数字产业创新。加速数字知识累积、优化数字营商环境是自贸区设立推动数字产业创新的两个重要渠道。第一、二批次设立的自贸区对数字产业创新促进作用强于其他批次,并且自贸区设立消弭了由市场分割引致数字产业创新扭曲的差距。在法治力度较高的地区,自贸区设立对数字产业创新的激励作用更加明显。自贸区设立同样能够激发数字产业四大核心子行业的创新活力,但促进效果不尽相同。拓展性分析发现,自贸区设立存在一定区域协调效应,能够在自贸区层面、全国层面以及胡焕庸线降低数字产业创新相对差距,但同一省份内数字产业创新相对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自贸区设立还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自贸区设立对周边城市的数字产业创新起到促进作用。文章发现为推动自贸区落实国家数字强国战略提供了有益启示。

    2025年06期 v.41;No.342 58-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国际金融与投资

  • 贸易数字化政策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来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证据

    黄新飞;彭杰;李卓派;

    文章以2005~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作为贸易数字化政策的实施节点,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评估贸易数字化政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贸易数字化政策的实施可以提升所在地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频次和概率。机制检验表明,贸易数字化政策从缓解融资压力、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以及促进出口经验的横向和纵向溢出等方面显著增强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意愿与能力。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企业的生产率、所有制以及所处行业都会对贸易数字化政策的效果产生差异化影响。

    2025年06期 v.41;No.342 76-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 跨境资本流动监管研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研究视角

    孙坚强;张楠;

    文章通过国际比较研究,分析中国与美国、英国、日本、巴西等国家的跨境资本流动监管,并探讨国外经验对中国的启示。通过深度访谈研究,对粤港澳大湾区的监管当局、金融机构和外资企业的直接负责者进行访谈,分析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的实际情况。通过博弈模型研究,分析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协调问题。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模式为“伞形”+“双峰”监管模式,监管政策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监管政策,监管工具为“市场”+“行政”监管工具;粤港澳大湾区跨境资本流动监管机构的博弈存在“囚徒困境”现象,通过引入更高层级的监管协调机构后,博弈模型可以从无法协调的“囚徒困境”演变为可以协调的“搭便车博弈”模型。基于此,文章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跨境资本流动监管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025年06期 v.41;No.342 93-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4K]

国际经贸规制与全球经济治理

  • 欧美平台成瘾性算法治理模式评介与中国“多元共治”模式探索

    王燕;张文艺;

    数字平台通过成瘾性算法攫取用户注意力获利,触发了心理健康危机、伦理失范及社会公平失衡等问题。欧盟以《非公平商业行为指令》《数字服务法》等限制平台算法的成瘾设计,体现出政府“强监管”特征;美国联邦及各州针对成瘾性算法的监管则因《宪法》第一修正案与《通信规范法》第230节的“安全港”保护受限,其算法规制依赖企业自治。两种模式因治理主体与路径的单一性难以突破成瘾性算法技术认定困难、算法披露与商业利益冲突以及现有治理模式前置性不足的困境。中国已制定成瘾性算法规制的基本法律框架,还需在“多元共治”理念下构建“监管刚性、平台自律与社会监督”的三维治理体系,为全球数字生态治理提供平衡科技创新与公共利益的实践范式。

    2025年06期 v.41;No.342 10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 下载本期数据

刊名: 国际经贸探索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主办: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周期: 月刊
出版地: 广东省广州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小16开
ISSN: 1002-0594
CN: 44-1302/F
邮发代号: 46-289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国际经贸探索
创刊时间:1985
本刊一直入选:

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访问量:57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