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政策市研究述评A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Policy Market of China's Stock Market
贺显南
摘要(Abstract):
文章对政策市的有关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梳理,将主要的研究概括为股市政策与政策市,政策市产生原因,不同属性政策的定性分析,政策市运行机制,政策市影响减弱分析,政策市退出市场等方面,揭示出政策市的最大问题是股市政策的行政化,政策市退出股市必须以增强投资者选择权为基础,而这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关键词(KeyWords): 股市;政策市;研究;述评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贺显南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陈东成.2002.“政策市”问题研究[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2).
- 陈梦根.2001.中国股市的强外生性与制度创新[J].财经问题研究(10).
- 董屹,辜敏,贾彦东.2003.中国股市“政策效应”新特征——来自QFII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5).
- 郭哲,石柏林.2007.论中国政府干预股票市场的法律体系构建[J].财经理论与实践(11).
- 贺强.2004.论我国政策市中股市周期与政策周期的互动关系[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
- 贺显南,涂星.1997.中国股票市场五次重大政策调控实证分析[J].中国软科学(12).
- 贺显南.2003.中外机构投资者比较及启示[J].南方金融(3).
- 胡金焱.2002a.中国股票市场“政策市”的实证考察与评析[J].财贸经济(9).
- 胡金焱.2002b.政策效应、政策效率与政策市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8).
- 江洲,谢赤.2007.中国股市“政策市”形成机理及对策研究[J].求索(8).
- 李超.2006.浅析中国股市政策市依赖减弱的原因[J].生产力研究(9).
- 李礼.2007.政策制定与投资者行为的均衡策略研究——基于中国股市的实证考察与博弈分析[J].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
- 刘品安.1992.股市发展中的政府行为[J].经济研究(8).
- 卢克群.2002.着眼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繁荣和规范中国股市[J].瞭望(28).
- 陆蓉,徐龙炳.2004.“牛市”和“熊市”对信息的不平衡反应研究[J].经济研究(3).
- 聂长海,杜煊君.2003.构建对中国证券市场监管者的监管体系[J].改革(5).
- 潘青木.1999.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制度背景和阶段性规律——兼议我国股市发展的若干政策[J].财经科学(4).
- 彭冰,曹里加.2005.证券交易所监管功能研究——从企业组织的视角[J].中国法学(1).
- 彭文平,肖继辉.2002.股市政策与股市波动[J].上海经济研究(3).
- 乔桂明,詹宇波.2002.我国股市中政府与投资者的行为博弈分析[J].财经研究(12).
- 乔桂明.2004.中国股票市场“政策市”之博弈分析[J].经济科学(2).
- 屈文洲.2007.交易制度对中国股票市场效率的影响——基于涨跌幅限制的实证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 尚福林.2006.加快资本市场发展全面提升发展质量[N].上海证券报2006-04-24.
- 时勘,范红霞,许均华,李启亚,付龙波.2005.个体投资者股市风险认知特征的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6).
- 史永东,蒋贤锋.2003.中国股市印花税调整的效应分析[J].世界经济(12).
- 沈小平.2004.优化股市政策化解股市失灵[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
- 宋玉臣.2006a.股票市场失灵与政府行为选择[D].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数量经济.
- 宋玉臣,赵振全.2006b.中国股票市场政府行为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12).
- 孙立,林丽.2006.QFII投资中国内地股市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7).
- 孙永权,余离力.2007.股市泡沫循环的公共政策反应[J].财经科学(10).
- 王国刚.2004a.改革计划机制维护投资者权益[N].经济参考报2004-01-29.
- 王国刚.2004b.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财贸经济(4).
- 王烜.2005.中国股市波动特性、政策市成因与政府有效干预机制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 王少平,陈永伟.2008.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与股市波动的非线性持续[J].世界经济(3).
- 伍戈,廖筠.2003.证券市场中的“失灵”:中国与美国的比较[J].财经研究(5).
- 吴晓求.1995.中国的股票市场及其宏观调控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3).
- 吴越,马洪雨.2008.证监会与证券交易所监管权配置实证分析[J].社会科学(5).
- 项韶明,王方华.2004.中国股市的政策特性和诱因[J].当代财经(3).
- 谢平,陆磊.2003.利益共同体的胁迫与共谋行为:论金融监管腐败的一般特征与部门特征[J].金融研究(7).
- 愈涛.1998.相机抉择论与中国股票“政策市”[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 张纯威,石巧荣.1998.中国股市“政策市”特征的形成机理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
- 张海琳.2006.我国股票市场监管效应:流动性监测与评价[J].财经研究(7).
- 张育军.2006.后股权分置时代监管、创新与市场发展[J].证券市场导报(7).
- 张宗新,姚力,历格非,韩健.2001.中国证券市场制度缺陷与风险防范[D].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前沿问题研究(2001)》,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赵洪军.2006.中国股市监管理念与演变分析[J].经济纵横(10).
- 郑晓辉.2003.中国证券监管政策市场效应实证分析[D].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前沿问题研究(2003)》,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庄序莹.2001.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邹昊平,唐利民,袁国良.2000.政策性因素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政府与股市投资者的博弈分析[J].世界经济(11).